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ID:2241867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_第1页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_第2页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_第3页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_第4页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课程群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近年来,电信诈骗事件频繁发生,使我们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信息素养是指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高校要依据课程群结构视角,构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信息反馈、使用、评价、生产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要凸显立德树人导向,将真正有益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观,有益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常态化发展,符合创双一流背景下的时代需求。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程群;课程体系  doi:/-   [中图分类号]

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0引言  近年来,“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等多起类似事件接连发生,使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更加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也给新媒体时代高等教育带来了挑战,因为在校大学生群体往往容易成为被诈骗对象。信息安全教育背后所牵系的,是更为宏观也更重要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其《信息服务环境:关系与优势》报告中提出,指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而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其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技术

3、应用能力,构建其信息评价管理机制。我国高等教育应直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应用需求,并在高校公共通识课程中积极改革,以创双一流为时机,着力构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符合教育的时代需求。  1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伊始,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课程改革、加州州立大学和丹尼丁教育学院的课程改革、澳大利亚八大名校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改革最具代表性。指导标准虽然不一,但均是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完成任务和信息创新作为判断标准,旨在促进通识教育及专业学习中的信息素养探讨。相关教学数据显示,国外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效果

4、良好,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强、信息安全意识高,其重要性获得各界广泛认同。  目前,我国的高校课程中除了信息检索课程外,信息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而契合学生需求的信息安全素养教育,偶尔以讲座形式开展,没有独立课程,更遑谈课程群建设。北京、上海、江苏等高教强省重点名校的信息检索类课程,大都只是由图书管理员开设的图书馆资源检索指导,只体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极小部分。而在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以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设计和创新研究为主,从教育学角度探究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均较少。北京大学的信息素养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总结了已有经验并指出:信息素养

5、培养应该成为引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指针。因此,结合新媒体时代信息特征,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已有信息素养教育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发展,探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信息素养教育的两个转向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其教育理念具有两个转向。  第一,信息素养教育从立足于教或教师主导等方式,向“教、学”双方交互作用、动态转换等思维方式转向。由法国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和等为核心的巴黎学派,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ANT),是一种用于描述“异质行动者”建立网络,并发展网络以解决特定问

6、题的社会学方法。核心行动者将各行动者的利益结合起来,联结成一个行动者“网络”联盟,在知识生产者和生产成果之间起到了沟通作用。国外学者、,国内学者左璜、刘佳等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主体、学习关系和师生关系等进行理论解读,揭示教育活动中通过“物”的联结产生的有序或无序的社会运动,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第二,新媒体时代信息素养教育从以图书情报单一学科为主导,向社会科学、“大数据”信息科学等多元学科交叉研究转向。数字技术开始广泛融入网络媒介,信息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以大数据为旨归的信息社会新浪潮即将兴起,给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挑

7、战。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已成?檠Ы缥薹?回避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很多学者提出应引入法国学界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以促使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转型升级,甚至有学者指出,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中,将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在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信息社会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有效借鉴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开展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融合研究,将是信息素养教育理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3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充分调动已有课程资源并挖掘建设新的教学资源,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是最

8、优之选。课程群视角则可以很好地帮助达成这一目的,其基于课程资源整合形成课程体系,或以课程体系为导向重构教学资源,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双向发展、学科多元互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