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

ID:22419638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_第1页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_第2页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_第3页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_第4页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特征-->第一章引言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在地球动力学中,岩石圈被描述为地球最外面固体热传导的表壳层,它包裹着对流的地幔。岩石圈深部过程(如壳一幔相互作用和岩石圈一软流圈相互作用)研究是大陆动力学和化学地球动力学的重点组成部分。大陆岩石圈地幔作为连接深部地壳和软流圈地幔的纽带,不仅记录着壳/幔相互作用、软流圈/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而且决定了大陆上各种地质作用的基本样式,其性质及其演化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大陆动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地幔

2、流体控制着地幔岩浆作用、交代作用、构造变形、地幔蠕变等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发生和发展(Nixonetal.,1987),在地幔化学富集和亏损、地幔化学不均一性、壳幔物质再循环等深部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Caffeeetal.,1999;Snyderetal.,1995;Grahametal.,2001;Hall,2001;Helfifrichetal.,2001;Prouteuaetal.,1999;ENZIESMAetal.,1993);(2)扬子和华北板块的拼合(XUYG..2001;GAOSetal.2002;DE

3、NGFLetal.1992);(3)东侧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邓晋福等,1996;吴福元等,1999,2000;刘国兴,2012;王蓉等,2011;安美建等,2006);(4)地幔柱(ZHIXCetal.,2001;ZHENGJPetal.,1998;徐义刚,2002;SENGORAMC,1999;王正其等,2013)等。3、岩石圈减薄时间中国东南部岩石圈减薄的时间至今存在很大争论,不同学者因视角不同因而对减薄时间的认识不同。部分学者(Yang,2003;Yaal.,2003;张承帅等,2013)通过对深部地震资料、玄武岩

4、、地幔包体和大规模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幵始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吴福元等(2003)提出岩石圈减薄的高峰可能为早白垩世(薛怀民,2009)。这一点与毛景文等(2004)通过成矿学的角度研究得出的时间相近(王正其等,2013)。中国东部在新生代期间岩石圈也可能发生过减薄事件(Chungetal.,1994,1995;Hoetal.,2003;)。4、地幔性质关于华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性质信息,目前主要是于玄武岩及其中地幔包体的研究。早期学者认为中国东南部新生代主要为亏损地幔(朱炳泉,1989

5、;1998)。张明等(1996)通过对地幔岩捕虏体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早期作用过程可能以对流为主,通过大洋岩石圈的俯冲叠加而形成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的大陆岩石圈地幔。之后因地幔上涌,使岩石圈减薄,通过热传导形成以二辉橄榄岩为主的大陆岩石圈基底。Xu等(2003)认为中国南部上地幔顶部在新生代残留有古老的太古代/元古代岩石圈地幔,这是由于太古代/元古代岩石圈地幔被软流圈部分置换的结果。地幔的下部由大洋型橄榄岩组成,而地幔顶部为类似于太古宙/元古宙地-->幔的富斜方辉石方辉橄榄岩。这一岩石圈结构与该地区岩

6、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对老岩石圈的置换有关(徐义刚等,2002)。然而143Nd/144Nd与2II富集地幔组分发生了混合(徐夕生,2005;谢昕等,2001)。华南地区中新生带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事件,对其深部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区基性岩的出露面积比较小,大约5%左右,这部分基性岩相对于晚中生代花岗岩和流纹岩的研究程度是明显不够的。在前人对花岗岩和流纹岩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生代玄武岩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华南地区新生代地幔性质、时空演化规律和其深部地质作用。.............................

7、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中国东南沿海是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广泛分布着中新生代玄武岩。本文研究区位于东南沿海的华南大陆边缘,行政区上属福建省福鼎市、三明市和广东省揭阳市。2.1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华南陆块上,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汇的部位(图2.1),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全球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尤以在侏罗世-白垩世,经历的火山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形成了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火山沉积,是闽、粤

8、火山岩主体的一部分。研究区位于政和-大浦断裂带两侧,明溪位于政和?大浦断裂带西侧,白琳大嶂山和揭阳韭菜地位于其东侧。该区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有寒武系、二叠系火山沉积层出露,但主要以三叠、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为主,其上覆盖有第三第四系沉积岩。................................2.2区域地质背景2.2.1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