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

ID:22422753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_第1页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_第2页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_第3页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_第4页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还财务成果以真实面目按照现行财务制度以及经营管理方式,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成果存在较大水分。据人民银行1999年4月份组织的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300多家基层营业机构,1998年度财务成果的抽样调查,仅不按现行财务制度进行核算一项,使财务成果虚增达20%之多。如果加上因现行制度的缺陷而导致财务成果虚增部分,水分将更大,财务成果失真,不仅掩盖了其资金运营的真实情况,而且会加大风险,有关方面应及时予以调整。  一、存在的  (一)政策性问题  由于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原因,使商业银行的一些费用支出,尤其是应付利息的计提以及附属资本的提

2、取等明显脱离实际,没有体现稳健经营原则,潜在风险将越累越大。  1.应付利息计提方式及适用利率不明确,致使实际操作严重背离收入与费用相互配比的原则。计提少支付多,应付利息余额大幅度减少,有的已经出现了红数。根据《金融保险财务制度》规定:“企业以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按国家规定的适用利率分档次计提应付利息,计入企业成本,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冲减应付利息。”对此,如果按存款逐笔分档次计提,其适用利率,定期存款应当是其存入时的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应是其支取时的挂牌利率。但是这样一来,应付利息需要逐笔,相当繁琐,难以实现。如果按存期分档次,

3、由于存入时间不同,即使同一存期,其利率也不相同,适用利率难以确定,制度也未作明确规定。因此在具体执行时,各行理解不一,操作各异。农行、建行、中行基本上是按存期分档次,以计提时的挂牌利率计提,不足支付时由成本直接列支。工行是按自行确定的综合利率5?7%—6?9%计提。由于利率从1996年以来连续7次下调,所以无论采用上述哪种计提,应付利息的提取都严重不足。以包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199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46?5亿元,应付利息余额仅为8247?2万元,实际平均计提利率仅为0?56%,比现行的活期利率还低.其中一家营业机构出现了红

4、数690?5万元,其当年利润仅为455?2万元,二者相抵实为亏损235?3万元。制度规定计提应付利息的初衷是要体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即利用该项负债产生收益时应分摊其相应费用。而实际执行中不仅没有体现这一思想,而且加大了以后年度的财务压力。  2.贷款呆账准备金提取比例偏低,核销条件过严,使大量呆账不能及时核销,呆账准备金得不到及早足额补充,虽增加了眼前账面利润,但潜在风险加大。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呆账准备金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当年实际呆账比例大于1%时可全额补提呆账准备金,但需缴税。这个提取比例,无论是从国内实际情况看还

5、是从国际上看都显偏低。以包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截至1999年3月底,各项贷款余额为152?8亿元,其中逾期贷款17?8亿元、呆滞贷款15?3亿元、呆账贷款3?5亿元,分别占贷款总数的11?65%、10?01%、2?29%。据了解,这个比例和全国整体水平差不多,仅呆账贷款一项所占比重也远远高于的计提比例,如果加上逾期贷款、呆滞贷款中隐含的呆账贷款,这个比例会更高。再从国际上看,美国花旗银行在信贷资产管理上不会比我们差,但其准备金率也高达3?24%。由于呆账准备金太少,连经过严格审核的呆账都难以全部核销。为了少缴税减少支出,完成利润

6、指标,多数行在实际操作中,对核销贷款不足部分,有的放到次年核销,有的则红数反映。  贷款呆账准备金按1%的比例计提明显不足,但真要核销时,又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现行核销呆账贷款的条件:一是借款人和担保人被依法宣布破产,进行清偿后,不能还清的贷款;二是贷款人死亡,或者依照《民法通则》有关条款规定,宣布失踪或宣布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三是贷款人遭受重大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而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偿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四是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这样规定的结果是使大

7、量事实上的呆账无法核销。首先从企业的破产来讲,我国的《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这样对集体、民营企业的破产无法可依,不能破产,当然也就不符合核销的条件。其次是对目前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而言,既未破产,也未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决策失误、行政干预、政策性放款等原因,造成企业效益低下,贷款形成呆滞而无法核销。而国有企业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所以由此造成的事实上呆账又无法核销的贷款所占比重也最大。此外,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又要层层上报各自总行,各自总行核批时,还要受到国家经贸委

8、下达的核销呆账的规模控制。  这样多方设防,使大量事实上的呆账无法核销,呆账准备金就不会得到更多的补充,长此下去,账面利润是高了,但是死滞贷款也会越累越多,潜在风险也将会越来越大。  3.表内应收利息核算期限长,企业付息能力差,应收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