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

ID:2242623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_第1页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_第2页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_第3页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_第4页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写作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在中学作文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着“一刀切”现象: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写作能力同步训练的重要,命题单一,指导统一,批改划一,讲评归一,往往用一个标准、一套模式、一种方法、一条思路去要求全体学生,指导全班几十名学生的作文训练。学生在这种同步训练中便自觉不自觉地逐步形成一种写作心理定势:写作时都是按照教师所倡导和推崇的或各级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也是各种写作指导书籍中所津津乐道的某种写作模式去布局谋篇、遣辞造句,要么生搬硬套,无所用心,要么东拼西凑,移花接木,要么凭空杜撰,为文造情。至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积累、思想感情积

2、累以及兴趣爱好等,在这种既缺乏表达的外在激励机制、缺乏心理冲动的内有诱因的训练模式中,只能“躲在深闺人不识”了。这样一来,全班几十位同学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所写的作文往往是同样一个腔调,同样一副面孔。根据心理学理论来看,这种作文训练的“一刀切”的做法是严重违背中学生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中学生虽然处在发展的同一个阶段,心理活动具有某些共同性或普遍性,但是,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或者同一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在心理发展的水平、心理活动的方式、特征诸方面并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诸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达到

3、动态平衡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与写作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知识经验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写作心理活动的形式、水平、内容等必然蒙上鲜明的个体色彩,是独特的“这一个”。正如我国著名的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人间的思想、情感诚然不甚相悬,但也决不会全然一致”,“各有各的自得经验”,“各人的经验有深浅广狭的不同”,“情感的强弱周偏各人不同”。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心理活动出现千差万别。就中学生来说,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维品质的差异。学生写作心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差异,

4、而思维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在思维的广阔性方面,有的学生写作思路开阔,想象丰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则思路狭隘,就事论事,钻牛角尖,甚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思维的流畅性方面,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构思顺畅,提起笔来往往能不假思索,一气呵成,“七步成诗”;有的学生写作时则思维迟钝,常常是冥思苦想,左顾右盼,动作迟缓,如同“挤牙膏”。在思维的逻辑性方面,有的学生构思严密,思路清楚,写的文章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谓天衣无缝;有的学生则思维紊乱,“剪不断,理还乱”,写的文章常常是脉络不清,前

5、后矛盾,可谓破绽百出。在思维的独立性方面,有的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思维具有发散性或求异性,所写的文章常常是匠心独运,心裁别出,时发惊人之语;有的学生则思想保守,囿于成见,写作文一味模仿,人云亦云。其二,写作能力的差异。正如人的一般能力有大小强弱之分一样,作为特殊能力的写作能力也是各不相同。在审题能力方面,有的学生对题目的要求判断准确,对题目规定的取材范围辨识明确,对题旨理解正确,所写的作文必然符合题意,切中肯綮;有的学生则对题目所要求的文体识别不清,对所规定的取材范围确定不明,对构思

6、行文的重点把握不准,写出的文章势必不得要领,甚至离题万里。在构思能力方面,有的学生立意高远,构思精巧,材料的选择贴切得体,材料的剪接、组织严密合理,写出的文章思想深刻,结构严密,详略得当,过渡自然;而有的学生提起笔来常常不知道该取什么材,达什么意,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该详写、细刻,哪些该略写、精描,胸无成竹,无从下手。在表达能力方面,有的学生词汇积累丰富,提起笔来文如泉涌,妙语联珠,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叙事、状物、抒情、说理均处理得恰到好处,写的文章文采斐然,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有的学生则语言干巴,词汇贫乏,

7、写起文章来,搜肠刮肚,一字一顿,不讲究章法技巧和炼字炼词,写出来的作文平平淡淡,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在修改能力方面,有的学生既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既能改思想,又能改语言;而有的学生或懒于改文,习惯于“毕其功于一役”,或把思维局限在某个点之上,在文字上兜圈子,在语句上费脑筋,而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结构等根本性的问题却置之不理,一篇文章改来改去,面貌不变,风采依然。其三,气质的差异。作文活动与人的气质有密切的关系,气质不同的人,其写作方式、写作习惯以及文章的风格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多血质的学生往往对新奇的事物、新颖的标

8、题等具有浓厚的兴趣,写这方面的东西会倾注极大的热情。他们写文章时,思维灵活,动作敏捷,能够下笔成文。文章风格激情奔放,动人心魄。然而,他们往往比较浮躁,认识事物常常停留在外表,浅尝辄止,分析问题不够周密严谨,轻率下结论,因而文章通常缺乏思想的深刻性、结构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可谓瑕瑜共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