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ID:22428082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_第1页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_第2页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_第3页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_第4页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及隐私保护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阐述了社交网络隐私权及隐私关注的相关概念,提出了隐私关注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用户对隐私风险的低估、社交网络使个人对信息的控制力减弱、经济风险有关的隐私的关注存在问题和用户缺乏隐私保护的意识,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加强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行业自律,网络用户应增强个人隐私自我保护意识。关键词:社交网络;隐私关注;隐私保护社交网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运而生,它满足人们能够充分展现个性、开展社交、提供平台等多方面的需要的特性使其得到推广,使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

2、业应用平台扩展成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Hsuan-TingChen和YonghwanKim(2013)提出,隐私权的概念随着交流的概念的发展而发展,这意味着对于隐私及其关注而言,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呈现和披露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隐私权及隐私关注的概念,应当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SNS和PrivacyConcern的关键词组合对管理科学和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数据库BusinessSourcePremier(EBSCOhost)和SpringerLink进行检索,检索领域为主题词,选择条件为学术期刊类型,可获得41篇论文。清除重复和无

3、效记录后可得到10篇有效论文。在中文文献方面,本文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文献链接,得到论文49篇,清除重复和无效记录后可以得到论文39篇。本文分别对社交网络及其隐私权、隐私关注的概念及其维度、当前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的问题和当前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的对策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一、隐私及隐私权概念(一)隐私的概念。刘雅辉、张铁赢等(2015)认为隐私是指一种个人隐匿、免于公开、免于外在干扰的状态,他人或组织不能非法侵扰、搜集、利用和公开个人的隐私,发生的要素由特定的情景、事件和主体构成。李雪、许晓东(2015)指出隐私概念

4、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发展的过程,但总体的特点应当如下:一是隐私是围绕人产生的概念,对人的研究应该是研究隐私问题的核心;二是隐私逐渐从一个纯粹的法学问题变成哲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紧密结合的跨学科问题。(二)隐私权的概念。阿伦?维斯汀(2010)在《隐私和自由》一书中写道,隐私权应被定义为人们控制有关自己信息传播的权利。因此,隐私的道德基础是控制有关自己信息的权利,隐私权的核心是隐私控制权,在控制隐私权和披露权之际的个人和集体在隐私权认知上的边界更是如此。二、隐私关注的概念及其维度(一)隐私关注的概念。随着公众对个人隐私关注度日益提升,

5、隐私关注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李冰心(2012)提出,最早提出隐私关注概念的学者是社会学家Westin,他将隐私关注定义为在相应的隐私情境中个人主观感受到的公平程度;Dinev&Har(2005)将隐私关注定义为消费者自愿或非自愿的向B2C商务网站透露个人信息所引发的对隐私丢失的关注;Castaneda(2007)将隐私关注定义为消费者对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或与交易相关的信息被他人获取或使用等问题的关注。(二)隐私关注的维度。李冰心(2012)及杨姝、任利成、王刊良(2008)对隐私关注的维度进行了划分,其中CFIP和IUIPC量表得到了

6、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学者们使用的测量量表存在着多个版本,其中的IUIPC模型,是以CHP模型为基础,运用社会契约理论开发出的专门用于测量网络环境中用户的隐私关注程度。与CFIP模型类似,它也是多维度量表,包含3个维度,分别是控制、收集以及意识。三、当前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关注存在的问题(一)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1)用户对隐私风险的低估。用户对隐私风险的低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后台困境”:徐晓露(2014)指出当用户享受个性化的服务之时,“后台”揭露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二次传播”可能成为“前台”的内容,这反映了社交网络用户对隐私风险的低估

7、,控制能力薄弱。二是“隐私悖论”:徐敬宏、张为杰、李玲(2014)认为社交网络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并不会因为对隐私问题的担忧而影响到其披露个人信息行为,用户对个性化服务导致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忧虑低于传统网络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忧虑。三是使用者在隐私风险评估中的错误假设:田丽、安静(2015)认为,在社交网络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的交流范围基本上是自己的好友,用户就会放心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感受,因此容易得出“用户很容易产生处于实体社群中”的错误假设,这就有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与隐私关注问题的出现。(2)社交网络使个人对信息的控制力

8、减弱。牛静、翁林(2014)认为大多数用户选择社交网络的主要动机在于“自我呈现”,这是由于社会化媒体的自由性、互动性和适时性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暴露和泄密;时代与大数据时代的结合,则使私人信息暴露地更加立体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