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

ID:22434593

大小:89.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_第1页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_第2页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_第3页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_第4页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香蕉枯萎病及防治技术研究作者:陈晓路王琪香您枯荼病(Bananavasicularwilt)又称力巴拿Hr病(PanamaDisease),是在香燕上的一种毁火性病害。1904年该病在美国的夏威夷首次被发现,1910年在巴拿马国该病造成很大损失,1935〜1939年南美洲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香蕉枯萎病严重发生约有43万hm2香蕉被毁灭。香蕉枯蒌病现在广泛分亦于亚洲、非洲、澳人利亚、南太平洋及南美洲的香蕉产区。在我W的广永、广西、福建和台湾也有分布。我国台湾A1967年首次发现•一个新的生理小种为宙Cavendish类的香擦后,几年内有1200hm2香您园发病。

2、1985年台湾5000hm2香蕉园中大约冇1500hm2计50万株香蕉发病死lL。近几年我国的福建和广尔也相继发现有枯萎植株,主要为害龙牙蕉、粉蕉和香人蕉,发病率为4%〜20%,严重时达到60%以上。1985〜1988年广东省的中山、番禹、花都市的广州市近郊的龙牙蕉(过山香)和粉蕉曾较人面积发病,发沾率一般3.7%〜26%,严重的达到60%,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据研究,香蕉枯蒌病的病原可能来&东南亚,但最早的报道是在1896年的澳人利亚。巴拿马病几乎危害香蕉的所冇的栽培品系。然而,它的出名是巾它对一个品种GrosMichel的为害。在20世纪50年以前,GrosMichel品种在当时农

3、场的广泛栽培使香蕉枯萎病大而爆发,并通过它的出口传播到全世界。到20世纪50年代,除了南太平洋、地中海、马来西亚等的-些岛屿以外,世界上己经没旮不存在该病的地方了。我国人陆于1960年在广西的两贡蕉上首先发现此病,但只发现在龙芽苽和粉蕉类型的品种上,而香蕉、人苽尚未见有发病。然而,自从2000年在广永番禺发现香蕉品种感病P,该病害在广尔省主耍香蕉种植葙地迅速蔓延。如2001年11月,我们在珠海某农场调査发现近20万株香蕉发病枯死,损失惨重。因此开展香蕉枯萎病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木文在综述该病害研究进展的菇础上,提出了新研究方向。一、病害的症状乔蕉枯蒌病在成株期和抽蕾期、结实期蕉株症状

4、明®,而幼龄期棺株感病AL无明显疝状。病害症*状先从下部开始显现。到了成株期时,先在最下部叶片及叶鞘呈橙黄色,这种黄色先从叶边緣发生,逐渐向中脉扩展,病叶迅速凋萎,叶柄在靠近叶鞘处折曲下米,叶八倒挂在假茎旁。随后其他叶片A下而上相继发黄,凋萎,倒挂。叶片由黄色变褐色十枯,直至最后一片顶叶枯死,病株便全株枯死,在枯死的株下上倒挂着丁•枯的叶片。有些后期感染的病株,虽不立即枯死,纵使能抽蕾,似蕉如指头人小,数景稀少,没奋食川价值。枯蒌病是维管朿病峦,内部病变明显可见,把初发病的植株根茎部横切观察,可观察到髓部和皮层薄壁组织间冇黄色或红棕色斑点,这是被病菌侵染P坏死的维管朿。芯纵剖病株根茎

5、,即对看到黄红色病变的维管柬成线条状,越近茎基部颜色越深,越14上部病变颜色越淡,病变一直延仲到根茎部,活来人部分根变黒褐色而干枯。据我本人在田间的观察,髓部和皮层薄壁组织间组织的颜色可能与香蕉的品种存关。另夕卜,秀蕉枯萎柄的翻犬很界易和由细苘31起的Moko侦枯姜症状相混淆。但二者有很大的不M:和巴拿马病不M,由细菌引起的病害Moko—般迕蕉泔大约4个月的吋候发柄,并且引起蕉实的内部变色。二、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番蕉枯巷炳的祸原为尖镰孢荫巴专化型Fusuriumoxysporutnf.sp.cubense(E.F.Smith)SnyderetHansen,厲半知尚亚门。人型分主孢;T

6、•镰刀型,无色,窗3〜5个隔膜。24°C温度下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为4〜7mm/d,并明显存少景的气生菌丝,有闩色到紫色的色素;分生孢了•从黄褐色到橘黄色,菌核(sclerotia)蓝色至.黑色并生长在培养裉中。大型分生孢子或小型分生孢子着生在分枝或不分枝的瓶状上;小型分生孢子5-16x2.4-3.5pm单孢或双孢,椭圆型或肾型,着生在假头上;大型分生孢子27-55x3.3-5.5pm,四孢到八孢,镰力型;末断或屮间的厚壁孢子直径7-11肀个或成对的着生在菌丝或分生孢子上。不典型的尺oxysporumf.sp.cubenseVCG的菌株,不产生厚壁抱Z。福建农业大学的林时迟等

7、(2000)首先在国内研究了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1.营养条件:营养对孢子类型和孢了人小、产孢朵等方而柯重要的影响。米饭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其小型孢子所占之比例最多,厚莉包子所占的比例最少;其次足麦粒培养基和PSA;乔蕉皮培养基娲菌牛长最弱,小型分生孢子所占的比例最小,厚垣孢子所占的比例最人,2.酸碱度:不同PH值培养菽的培养结果表明,病原菌适合生长在弱酸性环境,在PH=5条件下生长最好。3.生长最;i£温度:不同T培养结來表明,柄原菌在22〜34°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