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

ID:22441808

大小:8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_第1页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_第2页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_第3页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_第4页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清胱抑素C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价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血淸胱抑素C(CysC)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肾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用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结果GDM中、晚孕组CysC浓度较正常未孕组和正常中、晚期孕妇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BUN浓度除GDM晚孕组较正常晚孕组增高(P<0.05)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R浓度除GDM晚孕组较正常未孕组与正常晚孕组增高(P<0.05)外,均无统计学差异(

2、P〉0.05);结论与BUN和Cr比较,CysC是特异性强和敏感度高的肾功能评价指标。检测CysC能早期发现GDM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具有降低母婴并发症或围产期死亡率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胱抑素C;妊娠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糖尿病的特殊类型,指原本并没有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性异常,其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5%[1],呈上升趋势,是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妊娠期肾损害的最主要原

3、因之一。当前尚没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能做到及早发现和提前预防GDM的早期肾功能损伤,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有的常规肾功能评价项目如:尿蛋白定性、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对GDM的肾功能损伤难以实现及时的预防和诊疗。为此,本文旨在探讨正常中晚孕妇女、GDM中晚孕妇女和正常未孕妇女血清CysC浓度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得知其对GDM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之应用价值。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1円至2014年7月年31F1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分

4、娩的GDM患者67例,为GDM组,年龄27-37岁,平均年龄31.7岁;正常孕妇组66例,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31.5岁;另选同期到妇保科进行体检未孕育龄妇女5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31.3岁。1.1.1妊娠糖尿病确诊试验--糖耐量试验(OGTT)。对所选取的133例孕妇于24-27+6周行75g糖耐量试验,检测方法:禁食12h后,测空腹血糖,75g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5min内喝完,测lh、2h血糖。1.1.2OGT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lh血糖

5、<10.0mmol/L,2h血糖<8.5mmol/L,任何一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参考值即可诊断为GDM。1.2方法采集静脉血3ml置于不抗凝管,分离血清并进行CysC、BUN和Cr测定,其中血淸胱抑素C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用酶法检测。试剂均由北京豪迈公司提供,仪器为日立7180。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景资料结果用均数土准差(打s)表示,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分析,统计学差异设为P<0.05。2结果2.1与正常未孕组比较,正常中孕组

6、(20-27+6W)孕妇血清CysC浓度变化不明显(t=0.96,P〉0.05),而正常晚孕组(28-40W)、GDM中、晚孕组孕妇血清CysC浓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8,5.82,8.90;均P<0.05)。与正常中、晚孕组分别比较,GDM中、晚孕组孕妇血清CysC浓度均有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尸5.38,t2=7.87,P<0.01)o正常晚孕与中孕组比较,血清CysC浓度虽然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GDM晚孕与中孕组血清CysC

7、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1)。2.2与正常未孕组比较,正常中、晚孕组、GDM中孕组孕妇血清BUN浓度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36,1.51,0.63;均P>0.05);GDM晚孕组孕妇血清BUN浓度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t=0.94;P>0.05);与正常中、晚孕组分别比较,GDM中孕组孕妇血清BUN浓度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t=0.71;P>0.05);GDM晚孕组孕妇血清BUN浓度存增高,且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t=2.47,P<0.05)o两组组内的中

8、孕与晚孕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O.21,t2=1.61,P>0.05)o2.3与正常未孕组比较,正常中、晚孕组孕妇血清CR浓度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24,0.41;P均〉0.05);GDM中、晚孕组孕妇血清CR浓度均增高,但中孕组无统计学差异(t=0.55;P〉0.05),而晚孕组有统计学差异(t=2.21,P<0.05);与正常中、晚孕组分别比较,GDM中、晚孕组孕妇血清CR浓度均增高,但中孕组无统计学差异(t=0.89;P>0.05),而晚孕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