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作骨髓,梅为气息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

ID:22449548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_第1页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_第2页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_第3页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_第4页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作骨髓,梅为气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石作骨髓,梅为气息  摘要:通过对石评梅散文的阅读,作者体会了其散文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品读了她作为五四时代精英的文化品格,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以情感人;文辞绚烂;时代精英  石评梅,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应该忽略而终究被忽略了的名字。她是20世纪20年代继冰心、冯沅君之后,与庐隐齐名的女作家,作为一个文学多面手活跃于新文学的星空,她为我们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哀婉凄艳的文字,还有至情至性、不流于世俗的寒梅品格。  一、以情感人的流浪者  石评梅的散文具有强烈的以情感人的力量。在她的散文世界里,我

2、们触摸到的是一颗充满矛盾与悖论的心,这颗心既冷傲、脆弱、孤独又敢于质问苍天,敢于批判命运。她不是故意为文,而是歌哭之情充溢于心,欲罢不能。尽管有不成熟处,但她写得真诚坦率,写得浓郁热烈,使你似乎于字里行间体味到她情感的强烈与厚重;使你看到她的为人,她的性格:善良而又深沉,聪慧而又倔强,勤思而又多情。她在写到高君宇时是如此,写到父母与女伴,写到许多朋友与各色人物时,都是如此。《我只合独葬荒丘》展示了一个动人景象:她在雪天去陶然亭悼念高君宇,用手指在雪罩了的石桌上写下“我来了”三个字。这是名副其实的“情景”,不言一语,而一切尽含情。此外,她的散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是“

3、泪”字:“泪水”,“泪泉”,“泪痕”,“清泪”,“血泪”,“残泪”,“旧泪”,“新泪”,“挥泪”,“垂泪”,“碎心落泪”,“忍痛含泪”,“和泪共饮”,“欲哭无泪”,用尽了泪的组合。  石评梅前期散文格调凄清缠绵,有极强的抒情色彩和诗意色彩。觉醒――迷茫――抗争,是五四时期女性作家自我书写的三重奏,石评梅在觉醒后的迷茫中写下了大量美文。在《噩梦中的扮演》中,她写道,“我流浪在人世间,曾度过几个沉醉的时代,有时我沉醉于恋爱,恋爱死亡以后,我又沉醉于酸泪的回忆,回忆疲倦以后,我又沉醉于毒酒,毒酒清醒以后,我又走进了金迷沉醉五光十色的滑稽舞台。”[1]p151她又发出“

4、人生皆假,何须认真”(《蕙娟的一封信》)的慨叹。言为心声,这些文字都写出了她处于一个“流浪者”的状态: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迷茫又彷徨。  二、文辞绚烂的歌者  石评梅散文的语言尤为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绚丽、生动,具有强烈、鲜明的古代骚赋文学的色彩。她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她通过排比、对偶、顶针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这从《缄情寄向黄泉》、《玉薇》、《归来》等文章都可以看出,特别是《墓畔哀歌》这篇爱情的绝唱,把唐诗、宋词、元曲的美学精神和刻骨铭心的情爱、缤纷交映的血泪完美地交融在一起,既有林黛玉式的悲婉凄清,又有李商隐的缠绵、纳兰性德的哀艳,冷艳清绮达于极

5、致。《墓畔哀歌》第八节末尾,“满腔辛酸与谁道?愿此恨吐向青空将天地包,它纠结围绕着我的心,像一堆枯黄的蔓草,我爱,我待你用宝剑来挥泪,我待你用火花来焚烧”[1]p144如此催人泪下,使人不忍卒读;此文第九节开头,“累累荒冢上,火光熊熊,纸灰缭绕,清明到了……墓畔有白发老翁,有红颜年少,向这一?g黄土致不尽的记忆和哀悼,白云苍茫处,我将魂招;白杨萧条,暮鸦声声,怕孤魂归路迢迢”[1]p145既有中国古典文学抒情的艺术手段,又蕴含着当时知识分子表达情感的方式,她写下了这样激荡人心的悼文。  三、坦面生死的抗争者  石评梅的散文时时充斥着死亡意识,对生死和命?的探讨

6、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始终不曾间断的主题。“死亡意识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人的悲剧命运及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它蕴含着对死的态度和对生的信念。”[2]看透死亡,才能够安然面对之。对待死亡,石评梅没有表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焦虑和不安,更多的是泰然处之,坦然面对。她曾说,“我一直写《诗语》的缘故,便是堑壁垒深地塑造我们的坟,令一切的人们知道我已是这样一个活尸般毫无希望的人。”石评梅在初恋失败、痛失高君宇及现实磨难等种种痛苦的压迫下,萌生了对死亡的深刻思考。她感觉到“生和死只有一张蝉翼似的幕隔着”,在饱蘸着血泪写就的《墓畔哀歌》中,她“明知道人生

7、的尽头便是死的故乡,我将来也是一座孤冢,衰草斜阳。有一天啊!我离开繁华人寰悄悄入葬。”[1]p142与此同时,她也是命运的抗争者,她向命运发出挑战的呼喊:“命运是我们手中的泥,我们将它团成什么样子,它就得成什么样子;别人不会给我们命运,更不要相信空牌位子前竹签洞中瞎碰出来的黄纸条儿。”[1]p95  四、迎风战斗的时代精英  石评梅的散文总是洋溢着对进步思想的执着而热烈的追求精神。她并非总是局限于小儿女的悲愁,她不只是严肃、深沉对待爱情与生活道路的女青年,而且还是对爱情和生活道路作过深入思考,加以激情熔铸,写出血和泪,写出真和善的女作家。她一再把找寻“理想的绿洲

8、”、“理想的眠床”、青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