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

ID:2245747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_第1页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_第2页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_第3页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_第4页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方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    摘要:针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地方赤字与债务问题,我们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赤字率的大幅提高,其对人均产出有负面影响。具体从分地区的估计来看,赤字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赤字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种影响不显著,而对于赤字率较高的西部和东北地区,赤字率的上升对人均产出具有较显著的负面影响。下载论文网/3/  关键词:地方赤字;人均产出;工具变量法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0-02  一、引言及文献

2、综述  近段时间以来,地方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方赤字居高不下,存在很多风险,对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也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对地方债务风险预警及处置措施给出了指导意见,同时也明确指出“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在中央财政不兜底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对地方赤字和债务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有不少学者对赤字与债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赵文哲等(2010)研究了地方政府赤字

3、膨胀的成因;刘溶沧等(2001)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赤字、国债与利率、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刘金全和解瑶姝(2016)认为短期内可以通过赤字财政的方式诱导适度通胀来实现去库存,从供给侧引导经济增长。另外,一些学者对欧盟《马约》中3%的赤字率标准提出了质疑(蔡宁,2016)。但这些学者对于赤字的考察都是基于国家层面的,较少涉及到地方层面的赤字问题,而地方赤字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和国家层面的又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将国家层面的结论套在地方赤字上。因此,对于地方赤字的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我们将通过省级面板数据来定量分析地方(省级)赤

4、字率对于人均实际产出的影响,分析其影响机制并尝试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定  我们考察地方赤字率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影响,核心变量是地方赤字率,被解释变量是人均实际产出。我们加入了可能对人均产出有影响的其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包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开放水平、城市人口密度、第二产业比重。根据以上假设,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这里表示各省实际人均GDP的对数;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deficit表示各省的赤字率;X表示控制变量,包括人力资本(human)、人均物质资本存量(capital)、开放

5、水平(open)、城市人口密度(density)、第二产业比重(industry);表示省份固定效应;表示年份固定效应;表示干扰项。在上述模型中,除赤字率和人力资本外,其他变量都取对数。  (二)变量说明  赤字率采用地方财政支出减去财政收入然后除以各省GDP;人力资本采用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关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计算,以1995年为基期,1995年的初始资本存量采用张军等人(2004)的数据,以后各年份的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依次计算得到。开放水平(open)为进出口总额比上GDP;第二产业比重以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

6、就业人数中的比例来表示。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OLS估计  我们首先采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OLS回归估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这里暂不考虑西藏)。鉴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距很大,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也分区域进行回归,以考察不同区域赤字率影响的异质性。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我们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0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

7、南、湖北、湖南,共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11省;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利用以上计量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的OLS估计结果。  表1中的第一列为对全样本的总体OLS估计,第二至第五列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的OLS估计结果。由表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分四个区域进行估计时,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赤字率对人均产出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西部和东北地区来说都比较显著(在5%水平上),且系数都为负。通过简单的统计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在2

8、002年至2014年间的赤字率平均值分别为、、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赤字率都比东部和中部高,尤其是西部地区比其他三个地区的赤字率平均值高出很多。  根据表1的估计结果可以初步推断,过高的赤字率对人均产出会有负面影响。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控制赤字率的过快上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