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节选)》

《六祖坛经(节选)》

ID:22458010

大小:6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9

《六祖坛经(节选)》_第1页
《六祖坛经(节选)》_第2页
《六祖坛经(节选)》_第3页
《六祖坛经(节选)》_第4页
《六祖坛经(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祖坛经(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六祖坛经(节选)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了解这则的佛教顿悟传奇的大体内容,体会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与智慧。2.引导学生掌握这则传奇故事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方面的特色。二、学习要点1.了解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所体现的禅宗思想。2.掌握《六祖坛经》大体文意,并能悟出其中的一些哲理。3.体会《六祖坛经》中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三、作者生平慧能(638—713),中国唐代僧人,禅宗第六代祖师,又称“六祖慧能”。他是禅宗南宗创始人,原籍范阳(今北京西南),幼年丧父,后靠卖柴养母度日。传说因听诵《金刚经》,于是投入禅宗五祖弘忍的门下,弘

2、忍为传衣钵和禅法,召集所有的弟子,让其作偈。上座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也让一会写字的人帮忙,在墙壁上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这两偈五祖很欣赏,于是密授衣钵和禅法。因为害怕其他的人争夺衣钵和禅法,慧能潜回岭南。676年在南海法性寺慧能遇到了印宗法师,才得以落发。第二年,回韶州曹溪宝林寺弘法。慧能以前的禅法强调“渐悟”,慧能则主张“顿悟”,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开悟方法,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

3、修养境界。他的弟子共四十余人,其中弟子法海将其说整理成书,名《六祖坛经》。后来,武则天和唐中宗召慧能入京,均婉言谢绝,逝后唐宪宗追谥其为“大鉴禅师”。一些士大夫很欣赏慧能和他所倡导的禅宗思想,王维、刘禹锡、柳宗元等都为其撰写碑铭。慧能的思想是佛教进一步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作家作品中国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宋辽时

4、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其中关于《六组坛经》的版本大致可分五种类型:第一类为敦煌手抄本。不分品目,题目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坛经》的结尾题目是“《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法》一卷”。一般将此本认为是最古老的版本。后来人们称此本为敦粕本。第二类为惠昕本(兴圣寺本)。书前有惠昕序,是根据繁本《坛经》删定而成。后传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宁寺本及大乘寺本

5、,题目为《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师坛经》,卷数品门都是一样的,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书前无惠昕序,但是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第三类为高丽传本。题目为《六祖法宝坛经》,有人疑是德异刊本(1290),元延祐三年(1316)、明万历二年(1574)重新刊印,光绪九年(1883)再次刊印。《坛经》的前面有德异《略序》,记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朝正统本及曹溪原本,题目是《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正文前面有《略序》、各品题名都和高丽传本相同。第四类是流通本。题目是《六祖法宝坛经》,前面有德异序,《略序》改为《六祖大师缘起外

6、纪》,也分了十个品目,后来略有改动。与此本体例相同的版本还有真朴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制序、宋郎简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师缘起外纪,题目下有“赐紫当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孙真朴重梓”)和金陵刻经处本(1929年刻)等。第五类是明南藏本。前面有宋契嵩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题目下有“风幡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僧录司右阐教兼钟山灵谷禅寺住持净戒重校”。不分品、卷。万历四十八赵琦美所刻房山石经本与此版本的体例相同,但题下重新校对的人改为“明周至住山比丘圆载、西吴学人真程同校”。   《六组坛经》内容里记载慧能一生得到禅法

7、传播禅宗的事迹和启迪众弟子的的言论,内容丰富,文字简洁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此书辗转传抄,因而版本比较多,体例不尽相同,内容详略也不同。其中,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和“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说法师一致的。他教导弟子修禅的实践方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

8、无住为本”。还主张“顿悟”,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坛经》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中国佛教教著作尊称为“经”的,也只有这一部。   《六祖坛经》的研究概况,一般《坛经》被公认为是慧能说法、法海集记。20世纪初,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慧能的《坛经》及其弟子神会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