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

ID:22470004

大小:49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9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_第1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_第2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_第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_第4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汇本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

2、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题号第题(见表一,表中有39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见表一)(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4)、平顶粉刷:4、材料(1)、混凝土:C20或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活载题号L1*L2m)5.56.06.57.07.58.031.2×18

3、.912332.4×19.845678933.6×20.7010111213141534.8×21.6016171819202136.0×22.5022232425262737.2×23.4028293031323338.4×24.30343536373839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一、平面结构布置: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

4、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板厚,(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次梁~,~。主梁~,~。2、板的计算简图: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

5、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边跨:.()3、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面层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板自重板厚×γ×1=平顶粉刷每平方米重×1=恒载:活载:标准值×1设计值总值:=4、内力计算: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则5、配筋计算: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截面1B2CM()()选钢筋实际配筋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

6、,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7、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中跨:边跨:()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板恒载×次梁间距=次梁肋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次梁粉刷重×粉刷层每平米重=恒载:活载:活载标准值×次梁间距设计值总值:=3

7、、内力计算:α值:β值:其中:4、正截面强度计算:1)、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且考虑。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所以确定。并判断是第几类T形截面。2)、钢筋截面计算如下:截面1B2CM()()()选择钢筋实际配筋截面ACV()(=)箍筋肢数、直径实配箍筋5、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四、主梁设计(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1、计算简图:柱截面350×35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

8、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则主梁计算跨度:中跨:(支座中心线之距)边跨: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次梁传来的荷载:次梁恒载×主梁间距=主梁自重:×次梁间距×γ=主梁粉刷重:×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恒载:则活载:次梁活载×主梁间距1)、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2)、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3、内力计算:主梁弯矩计算项次荷载简图①②③④⑤()组合项次组合值()组合项次组合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