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

ID:2247536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_第1页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_第2页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_第3页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_第4页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欧关系现状与未来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2003~2004年之交,随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中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意义深远重大。与此同时,我们对此也须有清醒认识。在中国-欧盟关系中,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都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矛盾。如何使中欧关系具有更多、更强、更高的对称性与互补性,乃是双方应共同致力善处的课题。  「关键词」中欧关系;经贸关系    1994年至2002年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战略转

2、折阶段。欧盟出于自身战略的需要和重大实际利益的考虑,开始改变它在此之前一直相对轻视亚洲与中国的政策。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这是中欧关系开始发生具有战略意义转变的启动阶段,中欧双方都为此做出了贡献,但是欧盟方面的努力似乎显得更为积极主动一些。为此,欧盟在此期间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涉及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重要政策文件;在政治方面,构筑重要的沟通渠道,包括始于1996年的亚欧会议,始于1998年的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经济领域,2000年5月,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onthlyStatistics),12/2003,p.17.」而中国为5%左右。最后表现

3、在双方发展水平,即经济“质量”明显属于不同档次。2003年,欧盟15国人均GDP超过27000美元,中国则刚刚达到1000多美元;中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欧盟为2%~3%;在200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到的110114件专利申请中,德国占13979件,中国仅1205件,③「③埃菲社日内瓦2004年2月23日电。」德国为中国的11.6倍,而中国的人口为德国的大约15倍;至于在社会保障水平方面,显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此等等。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对称使中欧优先发展和保护的产业有所不同,发展的方式和策略也有所不同。在中欧经贸关系中,欧洲的很多产业

4、和产品都占据优势地位。这些差别一方面固然有可能提供某些合作机会,另一方面也不时在引起种种利益分歧。这些分歧反映在知识产权、产业保护、农业政策、社会标准等诸多方面。WTO坎昆会议无果而终,就是以欧美为一方的农业保护主义等“单边强迫性”损害了巴西、印度、中国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结果。欧洲人还在WTO和亚欧会议等场合竭力主张把包括最低工资标准、人权问题、环保措施、竞争法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条款”写入WTO规则,这将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使它们仅存的一点优势——比较廉价的劳动力价格也丧失殆尽,其后果将是剥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平等机会。  中

5、欧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对称,集中体现在中欧双方都一再承认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理念的不同上。尽管中欧双方领导人都每每声称这不会影响合作关系,但事实上,这些差异和不对称还是可能会不时地对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欧盟近些年发布的历次对华政策文件中,依然一直十分“关切”中国的民主自由。欧盟至今并不承认中国属于民主世界和市场经济,除了实际的物质利益,可以从这里找到政治思想根源。  考虑到中国、欧洲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中欧历史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本不为奇。在这些差异中,重要的不是五千年、三千年或者一千年以前谁领先、谁辉煌的问题,而是近、现、当代大约三五百年来

6、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不对称性。  “欧洲文化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一直是以一种自我认定的强势文化态势向世界各地扩张,欧洲人更是将他们对于社会和事务的理解带到世界各地。直至二战之后,这种文化强势地位才部分地随着商业文化的兴起而转移到了美国。不过,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和欧洲认同感的增强,欧洲文化重新树起了自己的旗帜,表现出和美国文化的差别和相对于美国商业文化的优越感。”“比较而言,中国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自我批判的弱势地位,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西学为用’,总是中国向西方学得多,张扬或扬弃自己的文化少,从而形成了中欧之间历史文

7、化的不对称性。”①「①周弘:《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2期,第6页。」欧洲人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模式来观察、评论中国的事务,中国人也从中国的角度来评论欧洲。但是由于文化力量的不对称,中国人很少会像欧洲人评论台湾、人权、西藏问题那样去评论北爱尔兰问题、极右翼问题和反犹问题。  2.探寻更多更大的对称性与互补性。为了推进中欧关系更好地发展,中欧双方都应从上述诸多的不对称性中探寻更多更大的根本利益的对称性和局部利益的互补性。对此,就中国方面而言,笔者提出下列7点思考:  (1)使中国对欧的战略外交取得实质进展。在这方面

8、,通过2003~2004年中欧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以及中国和欧盟各自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