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

ID:22477068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_第1页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_第2页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_第3页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_第4页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立大语文观实行开放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13-02在我的语文观中,语文教学无外乎两者,一是小语文:知识体系的掌握,应对考试;二是大语文观: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多的关注“人”的教育。而这二者我以为又都不可偏失,因为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局限在小语文中天地会更小,正如冰心说的“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天地便小了”。有了这种观念,语文教学应在充分重视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

2、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那么,应该树立哪些“大语文”观呢?一、大教材观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己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

3、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我在所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有几百册。这些书,都是学生捐的。中午,学生一来到班上,就从图书管理员那里领取书认真阅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倍增,知识面开阔了,课余生活充实了。阅读量大了,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我主张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二、大课堂观《语文学习》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

4、句话:“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分钟之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在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阵地”。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例如办板报,办小报,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投稿,举行讲故事、演讲、朗诵比赛等。语文活动大有天地,大有作为。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

5、,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三、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少些某某主义,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处理。顾之川认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一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

6、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沬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目前,有一些观点之争颇为激烈,例如有人对提问法津津乐道,有人却又不遗余力地批判。有些老师认为每堂课必须将一半时间交给学生训练,老师少讲甚至不讲,我认为不尽如此。文质兼美的可以以诵读为主,情节复杂的可以以讨论为主,哲理深邃的可以以感悟为主,知识小品可以以圏点概括为主;切不可一概而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幵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

7、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就必须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一、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在传统教学中,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往往被异化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灌输,很少、甚至根本不过问学生学得如何。“大语文”提倡的“大课堂”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这种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场所,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宄知识的场所。具体说来,教师应做到:1、通过搜集资料

8、,开阔学生的视野。2、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