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评价,感悟课堂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

ID:2248946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_第1页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_第2页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_第3页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_第4页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味评价,感悟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味评价,感悟课堂摘要:课堂上教师的任何一种行为,在孩子的眼里,都可能认为是对他们的一种评价。一个词,一种声音是一种评价;对孩子来说,“姿态”也是一种评价;课堂不是教师的展示台,评价语要简约;评价语要能给学生一些启迪。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声音姿态简约启迪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向、静止、机械的传统评价模式逐渐被综合、多元、互动的新型评价模式所代替。就课堂教学而言,评价总是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和教学的每一环节紧密相关的。在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

2、高、思维的发展、人生方向的启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以发出鼓舞的力量。一个教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领悟。  一、声音语言,让你的声音充满情感——对孩子,声音就是一种评价  有时候,一个词并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种情感。  例:记得我听过一位一年级老师的课。课堂上,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是一个干脆且高分贝的“你!”,没有哪个孩子是微笑着愉悦地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又是一个干

3、脆且高分贝的“坐下!”,没有哪个孩子是微笑着愉悦地坐下。听课后,我们特别强调,请这位老师将尖锐的声音放柔和。就连听课老师都被那高分贝的硬邦邦的“你!”给吓坏了,更何况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呢?  教师,可曾想过,柔和的声音具有亲和力,会让学生觉得你喜欢他来回答问题,或者你满意他的回答,声音的曲调和分贝也能给孩子一种主观上的认为,在孩子的眼光看来,那就是老师对他的一种评价态度。笑眯眯地一个“恩”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那么欣赏他,干巴巴的“你!”“坐下!”是否有颐指气使的嫌疑呢?学生长期与教师在感情上的“不亲近”会造成深深的失落

4、感,会与老师越走越远。在新课程的今天,懂得尊重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相信每个教师早已“心领”,但未必都“神会”。并未内化的“尊重”时常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不留神间暴露出来。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合。教学相长,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所以两者是平等的。再者,学生在学习时,若处于紧张的状态,就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往往会表现得比平时愚钝。“急中生智”是特例。  二、肢体语言,让你的体态彰显魅力——对孩子,“姿态”也是一种评价  有时候,一个姿态并不仅仅是一个姿态,而是一种真诚。  例:在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听一位老师上

5、课,看到这位老师为了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将身子倾斜,侧耳靠近学生。可随后发现,这位老师的目光却在游离,在其他学生间盘旋,原来在寻找下一个发言的目标,真是“一心二用”。于是,学生刚说完最后一个字,教师便迫不及待地指着另一个学生“你来”。哪里知道刚才这位学生还没说完,又继续说。这下,教师可忙碌了,先忙着跟已经站起来的第二个学生说:“对不起,请坐下。”再忙着跟第一个学生说:“你还要说呀,请继续说。”可笑一览无遗。  教师,可曾想过,没有认真聆听第一个孩子的回答,急于让第二个孩子回答,对第一个孩子而言,会造成怎样的伤害?他会

6、失落自己的答案并未得到老师的肯定,还是有些难堪,从而不愿积极地举手。教师为什么要聆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是教学的重要反馈,而这反馈直接反映出教学环节是否恰当合理,我们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学生是否透彻领悟到文章的主旨,是课堂资源有效生成的。所以,任何一个教师,不是身体的靠近就是认真聆听了,就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心的靠近才是最重要的。  三、简约内容,让你的点评激发共鸣——对孩子,课堂是为他们搭建的  有时候,一个点评并不仅仅是一个点评,而是一种铺垫。  例:一堂公开课上,为表现自己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生怕听课老师不知道

7、,在某位学生发言后讲课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解释:“某某同学平时不怎么发言,今天勇敢地举起了手,回答得也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接着为争取时间,马不停蹄地说过渡语。  教师,可曾想过,如果你的课堂真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听课老师能感受得到,能从你的课堂上看到每个角落的学生都是活跃的,即使再艰难,有的孩子还是愿意举手回答,因为你平时的鼓励一直在他的心底流淌,没有孩子被整整冷落一节课,但绝不是从你的“嘴”里得知的。教师在课堂上,其中一个角色就是指导者,将学生引向一个思维深度,引向一种思考状态,但绝不是主角。所以,教师的语言要简约,

8、不能重复啰唆,课堂不是教师絮絮叨叨的舞台。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后重复学生的答案,原本精彩的答案,再听一遍就索然无味了。有些课,就感觉教师好忙碌,既要操作多媒体,又要滔滔不绝地讲;既要展示自己的智慧,将教案尽量精彩地展现,又要体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表现得对每个学生都和蔼与尊重,鼓励加激励。其实,这些若平时都做到了,公开课上即使不着重指出,听课者也能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