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

ID:22490749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9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_第1页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_第2页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_第3页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_第4页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快乐理论视角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民的幸福快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总之,农民的幸福快乐需要农村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农民个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快乐:快乐理论;农村文化事业   .L.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快乐理论    什么是快乐?《现代汉语词典》解

2、释说:快乐,是感到幸福或满意。快乐最早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所有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把快乐视为终极理想。但是至于快乐是什么?他们有不同的说法。本文认为,快乐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人从降生那一天开始就有趋乐避苦的天性,因此,对于快乐的追求和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时至今日,快乐理论已广泛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1.哲学领域的快乐理论  快乐思想最早体现在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关生死苦乐的论述中。他把死亡当作最大的痛苦,把适应时世变化当作快乐之源。伊壁

3、鸠鲁认为,人一切的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但他反对纵欲的快乐,主张节制与单薄的快乐。英国人洛克则认为,人应该用理智支配自己的欲望,追求快乐应与道德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英国伦理学家边沁是快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总结伊壁鸠鲁以来的利已快乐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创立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利他快乐主义思想,称为边沁的社会功利原则,并最早尝试把这一原则运用到立法、行政、司法等领域之中去。    2.经济学领域的快乐理论  经济学最早是哲学领域的一个分支,随着近代工业分工的发展才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

4、研究领域。经济学是分析人类具体行为的科学,而快乐则是人类行为的最终追求目标。由于哲学话语中的快乐难以量化衡景,而经济学却将这一问题用效用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为经济学与快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和崭新的平台,开创了快乐经济学(EconomicsofHappiness)这一新的经济学领域,对客观收入和主观快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如何增进人们的快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截至今日,不断发展的快乐经济学融合了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

5、知识,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陈惠雄教授是我国第一个以快乐为主体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学者,并最早在国内进行国民快乐(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的研究。为中国快乐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3.心理学领域的快乐理论  心理学最初也是哲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洛克和边沁等人都是哲学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看,快乐是人类个体由自身需要的满足度或目的实现度带来的一种体验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将快乐分为以下几种:生理性快乐、感觉性快乐和建设性快乐。从20世纪

6、40年代起,国外学术界开始关注快乐指数调查,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快乐或幸福指数调查表。它们大多以主观的快乐管制性质和主观判断形式体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外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情感量表,将对快乐的不确定体验发展为可测量的,并不断设计和完善有关快乐的指标体系。同时。心理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对于快乐的概念界定与评价。  除了以上三个学科外,快乐理论也是生命科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管理学领域所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快乐理论对于更好地实现人类的快乐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研究的农民的快

7、乐主要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所获得的愉悦。按快乐经济学的观点,财富只是生活的手段,幸福才是生活的目的,如果仅满足于物质享受,那这种幸福快乐只是动物水平上的幸福快乐。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也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是农民实现自身快乐生活的基础。然而,农民的快乐是具体的,不仅包括物质性的满足,而且还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愉悦。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愉悦是更高层次的快乐,更能体现出农村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成效,而农村文化事

8、业的发展则是实现农民精神文化层面快乐的重要源泉,这也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    二、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    从1982年1月1日到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推出了十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这十一个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