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ID:22491169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_第1页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_第2页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_第3页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_第4页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圈子化特征及管理初探:当前很多作为独生子女个体存在的大学生,圈子化特点越来越普遍,他们因为共同的需要或爱好等形成圈子,在高校已成气候。如何掌握圈子化形成特点及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圈子化;大学生;特点;管理  :G642:A:1009-0118(2012)12-0001-02  近些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数量繁多、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小圈子”也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存在着“草莓一族”的很多特点:自我,不太屈就自己、不太迁就别人,喜欢有自己的圈子,对他人和社会

2、较缺乏服务意识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人为本,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圈子化的基本形式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发起者马斯洛将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层次递进的理论,最底层的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之后是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就进入了人的高级需要层次,在马斯

3、洛来说,就是人开始越来越倾向于他所力所能及的那个独特的人。  扮演社会重要角色的大学生也同样也面临着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在这种高级需要层次里,人类的日常情感不容忽视,大学生普遍住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思想沟通比较少,由于大学学习的特点,大学生与专业课教师、德育教师的接触不多,与班主任、辅导员的接触也远远少于跟宿舍和班级同学或同乡等的交流。即使和老师有频繁接触,由于年龄、经历、背景不同,也极少进行融合。大学生在自我追求中会自然的寻求志趣相同的人作为同伴,因此“圈子”也就应运而生。一般来说,大学生圈子化基本有两种大的类型:显性圈子和隐性圈子。  显性圈子即高校的社团组

4、织。社团组织是高校活跃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力量,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为纽带,为满足自我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娱乐需要、成就需要而结成的同辈群体中的非正式团体”,具有自治性质,运行模式基本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但由于政治社会化的原因,目前高校社团一般是在党团组织的领导或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并至始至终受到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引导和约束。  隐性圈子多为学生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的倾向,平常不予流露,基本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宿舍圈子,同一个宿舍的学生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朝夕相处,很容易嵌入到彼此的生活,因此很容易形

5、成一个小圈子团体。  (二)同乡圈子,从高中升入大学,离开了原本熟悉的群体,很多学生会产生“孤独感”,因而会很容易对同乡产生“他乡遇故知”之感,对故有环境的依赖促成同乡小圈子的形成。  (三)爱好圈子,一度被称为“口味圈子”,这个圈子的形成大多是身边或周围同学由于对同一样事情的喜好,如对一类型的音乐、舞蹈、某项体育运动等有相同的看法和爱好聚合起来。  (四)虚拟圈子,这类圈子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X络给虚拟圈子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需要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详细背景,而且在虚拟环境里任意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进行情感交流或X络游戏等活动。  二、大

6、学生圈子化的特征  (一)自由性。大学学习时间的自由性特点使大学生有了比中学时期更多的业余时间,业余生活如何支配则是大学生自由化选择的结果。新一代青年人大多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不拘泥于陈旧模式,因此不论显性圈子还是隐性圈子,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充分的自由,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或退出圈子。  (二)自主性。圈子大多吸引价值观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成员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圈子成员可以共同管理和运行圈子,每个圈子成员地位平等,因为性格相似,或者相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向、信仰等,成员在圈子里可以充分行使其自主权利和义务。  (三)多样性。显性圈子即社团组织还能显现其

7、鲜明的特点、明确的组织原则和活动形式,而且通过学校党团组织的备:当前很多作为独生子女个体存在的大学生,圈子化特点越来越普遍,他们因为共同的需要或爱好等形成圈子,在高校已成气候。如何掌握圈子化形成特点及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圈子化;大学生;特点;管理  :G642:A:1009-0118(2012)12-0001-02  近些年来,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数量繁多、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小圈子”也越来越多,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存在着“草莓一族”的很多特点:自我,不太屈就自己、不太迁就

8、别人,喜欢有自己的圈子,对他人和社会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