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ID:22491646

大小:9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29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5年16套高考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1、上海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5分)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知杭州仁

2、和县(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21.王化基对

3、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                                。 (2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

4、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22.作者以兵家术语口口口口来阐述为文之道。(2分)23.根据文意,“笔奇”(“笔翻空则奇”)、“词畅”(“词旁搜曲引则畅”)的含义是(4分)   笔奇:                         词畅:                 24.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2分)   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余。   B.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可以充分开掘其中的意蕴。   C.反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就可以发现原先的题目缺乏深刻的意蕴。   D.反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会发现原先的题目不够含蓄。25.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              与              两个方面。(2分)26.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3分)参考答案17.(1)掌管(2)往常(3)希望(4)高

6、傲18. B D19.(1)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重点:略、课、补出省略)(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重点:患、达)20.担心他恃才傲物   21.知人善任 (六)22.避实击虚23.笔法灵活出奇   引经据典,贴切通畅24. B25.审题立意 写作技巧26.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或用自己的话说出“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基本涵义也可。)

7、(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

8、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