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

ID:2249282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_第1页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_第2页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_第3页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_第4页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垄断的角度看通货膨胀:本文从心理规律的角度重新诠释垄断的形成和垄断对价格的推动作用,得出垄断与通货膨胀直接正相关的结论。关键词:垄断通货膨胀挫折理论作用关于通货膨胀,马克思认为: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关于垄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大多数学者把市场垄断程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过“消费者福利”联系起来,低价格增加消费者福利,高价格增加厂商福利,而垄断常导致高价格,从而扰乱资源配置,降低社会总福利。一、以心理规律阐释通货膨胀自费雪和马克思各自提出货币流通规律以来,人们将通货膨胀理

2、解为货币现象,即流通中货币相对于供应市场的商品过多所带来的价格上涨,而其中货币周转次数或者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一直被假定为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然而货币流通速度实际上取决于手持货币者的心理预期,经济运行平稳、风险低的时候手持货币者对手持现金的未来价值预期基本不变,从而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一旦经济运行剧烈波动,手持货币的风险大为上升时,持有货币者的心理预期会因为高风险而变得极为敏感,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变化。心理学上有这样一条规律,当人们遭遇挫折时,会表现出种种行为反应:攻击、固执、倒退、逆反、妥协、压抑,这时的决策行为是非理性的,而当作出决策所需的知识

3、能力超越自己的能力时,从众心理对于个体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货币贬值尤其是非预期的货币贬值将给手持现金者带来损失,这构成一个挫折,而人们面对这样的挫折会各自表现出以上种种反应,然后受从众心理影响,形成决策,并将持续受这一决策影响,而不是经常重新检查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因为此时另一心理现象事实上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即人们经常回避做出决策,而一旦做出决策人们往往会在以后面对同样情况时重复先前的决策而不去重新考虑其是否必要。因此通货膨胀具备有非常强烈的正反馈的效果,因为货币贬值所以缩短手持现金的时间以避免贬值损失,多数个体同时这么多本身便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使货

4、币流通规律发生作用,使货币贬值速度加快,货币贬值速度加快反过来又促使手持现金者再次缩短手持现金时间,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当通货膨胀的强度处于多数人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或者说货币贬值造成的挫折尚不足以使缩短手持现金时间这种行为成为多数行为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不变,此时商品价格仅仅表现为微幅上涨,但是当货币贬值行为使多数人的挫折感导致其缩短手持现金时间的时候,通货膨胀的正反馈机制就明显的发生作用了。二、垄断在通货膨胀中所起的作用当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决策的指导思想时,一旦经济遭受外部冲击扰动,发生危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能导致货币发行量大增,如果货币发行量能够冲销

5、因危机导致的货币流动速度降低,那么手持现金者将不会承受因货币贬值带来的挫折,进而不会改变正常的持有现金的决策,但是随着货币流动速度的恢复,流通中的货币将超出真实货币需要量,或者说,货币将贬值,少数资本对贬值的预期并不能改变大众的行为决策,此时凯恩斯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当货币贬值程度超过大众挫折临界点时,加速通胀便来临了,此时凯恩斯政策只会改变大众的预期而不会如未改变预期前那样有效,货币学派的理论在此应验了。而在垄断资本成为支配经济的力量的情况下,垄断资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和实现垄断定价、追逐超额利润的动机本身在两个层面上使凯恩斯主义政策迅速失去效力,其一是货币发行量扩张,垄断

6、资本会首先提高商品定价从而使货币扩张的作用迅速演变为通货膨胀率上升,其二是即使货币发行量未扩张,只要预期经济决策部门采取扩张政策的风险上升,垄断资本就可能推高价格以涵盖这部分风险。而最终商品价格的上升又使货币持有者遭受挫折,进而改变其经济决策和行为,加速货币流通,从而即使经济决策部门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因垄断而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机制依然存在,或者说从长期看,经济中始终因垄断而存在推动价格上升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因通货膨胀而出现的名义收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铸币税外,另一部分则转化为超额垄断利润。事实上,在这一进程中,企业利润增加远超过劳动者剩余可支配收入增加,而这又直接带来

7、基尼系数上升,表明社会有效需求逐渐降低,社会再生产过程越来越难以为继,最终带来两种结果:大危机或滞胀。但是在这基础之上还有其他的问题,人们缩短手持现金时间是因为人们需要避免通货膨胀损失,与此相应的是他们交易的另一方——商品的提供者,显然商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在通货膨胀中囤积商品以期卖个好价钱更符合他们追逐利益的动机。现时我国经济就出现了开发商囤地要比建房并卖出去更赚钱的例子。价格的剧烈上涨或者下跌急剧改变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预期,使正常的经营行为获得的利润反倒不如囤积居奇所得的利润,于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和以追逐自身价值最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