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

ID:22499724

大小:62.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局职院fe提局毕业生就业使量的几点思考摘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将高职教育转化成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高职院校“入口”旺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党政齐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开拓创新,以保障毕业生顺利、充分、稳定就业。关键词:“出口”•,“入口”;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出口“畅”才能入口“旺”,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生源减少与新建本科(含独立学院)向高职本科转型会给高职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高

2、职院校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保证“入口”,积极拓宽“出口”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将高职教育转化成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高职院校“入口”旺的重要手段。1.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一方面,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发展形势良好。《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业生发展潜力逐步提升,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专业相关度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连续5年呈上升趋势近5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稳中有升。另一方面,部分高职毕业生受

3、到当今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出现了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性择业观、依赖与从众心态等,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与社会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择业难,择业随意,离职率高,满意度低,跳槽频繁,稳定性差。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持续偏高,有52%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发生过离职。2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策略2.1学院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激励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需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将就业工作摆在学院各项工作的突出地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为学院的

4、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扎扎实实抓好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就业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激励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共同形成全员全程开展就业工作的大就业工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曰-里。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细则。保障就业经费的及时到位,为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制度保障,推动提升全体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

5、效益。2.2立足市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序推进校企合作2.2.1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不断拓展订单实习与就业基地高职毕业生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学院要建立用人单位和校友信息库,及时掌握企业需求,主动开拓就业市场,发挥高校与用人单位各自资源优势,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方面要进行大胆探索,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

6、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切实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2.2.2就业推荐端口前移,将企业资源引入课堂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课程设置,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将企业资源引入课堂,探索校企联系、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

7、的人力资源大通道。在大一推行“校企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新模式。聘请优秀校友等为代表的企业专家担任班级企业导师,邀请他们定期参加班级活动、参与课程教学、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在大二企业顶岗进课程。根据市场动态,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着重着重实习和锻炼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大三企业经营进课堂。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企业经营实务、就业形势、政策咨询、面试技

8、巧、心理调适等方面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进课堂讲座,切实拉近了学生与行业、企业的距离,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业务技能及市场意识,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2.3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己成为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良性需求互动,保证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把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