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

ID:22506759

大小:76.1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思考摘要:从找准切入点、抓好着力点、把握结合点等方面介绍了清远市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具体工作思路,以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气象服务。关键词:气象;新农村建设;服务;广东清远根据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清远市委、市政府对清远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特别是清远市“十一五”期间的十大目标,结合清远市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气象在为清远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中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明确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具体工作思路。1找准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切入点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清远市委、市政府结合清远市实

2、际,提出清远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工作目标是:1年起好步、3年打基础、5年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十大目标:一是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其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要达到5万元以上,“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要达到8%,到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30元,地区部分农民收入要达到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二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基本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建旧房的“五通五改”;三是有较强的科技教育支撑;四是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五是有整洁的村容村貌;六是有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七是有固定的文

3、化活动场所;八是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九是有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75%以上;十是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1]。这就要求气象服务在巩固以往为“三农”服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及早谋划,寻找新的切入点。从发展新产业中切入在新农村建设中,清远市提出力争在构建新型城乡格局上取得重大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农村综合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在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方面取得新进步,在构建和谐农村上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明确了大力实施农业

4、和农村经济发展“八个五”工程,努力在全市建立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万hm2优质水果基地、万hm2速生丰产林基地、5000万只清远鸡生产基地、50万头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万hm2水产养殖基地、50个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转移50万个富余劳动力,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加速山区农民增收步伐的新路子,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目前清远市已形成了优质鸡鸭鹅、沙糖桔、无公害蔬菜、有机稻、奶牛“五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优质烟叶、中药材、竹笋、蚕桑“四大特色农业基地”的新格局[1]。早在1999年,清远市气象局就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研宄分析了清远气候与农业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

5、,分析总结了反季节蔬菜和杂交水稻等农作物在清远市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生产的特征,找出了清远市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客观规律,形成了《清远气候与农业》[2]—书。XX年,清远市气象局请广东省气象局气候研究所专家运用GIS技术,对清远市农业气候资源、反季节蔬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气候条件进行了气候论证和区划,对清远市农业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气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农业气象、气候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一是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引进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3]。二是利用“3S”技术为优质鸡鸭鹅、沙糖桔、无公害蔬菜、有机稻、奶牛“五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以及优质烟叶、中药材、竹笋、

6、蚕桑“四大特色农业基地”进行精细化气候区划。尤其要在充分考虑气候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性质、坡度、植被、土壤稀土含量等因素,利用3S技术对清远农业产业的开发布局区划到村组[4]。三是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提供全程系列化气象服务。从建设新村镇中切入过去,农村建房大多是依山傍水,讲究风水地理,切坡建房相当普遍。由于当时的条件,没有考虑小气候因素的影响,以致出现因暴雨型地质灾害倒塌、冲毁房屋,或是因房屋建在雷暴多发区,常遭遇雷击而导致人员伤亡。在新农村建设中,清远市提出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作为气象部门应该直接参与到当地的村镇规划工作当中,为其提供规划区的气象灾害(地质

7、灾害、雷电灾害等)风险评估,使村镇建设避开暴雨型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雷暴灾害多发区。从培育新农民中切入一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在新农村建设网中专门开设农民网校,提供农业、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网上课堂。二是积极参与当地的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当地实施乡村干部知识技能过关、大力培训乡村干部等方面,派出天气、气候和农业气象方面的技术专家进行授课,向农民传授有关气象与农业生产技术,宣传科学防范气象灾害的知识,帮助广大农民增强科学生产和气象灾害防范意识。三是开展送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