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

ID:22520813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_第1页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_第2页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_第3页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_第4页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幸福班集体建设刍议摘要好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快乐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的班集体。当前教育实践中教育评价分数化、管理方式刚性化、师生关系对立化、同学关系复杂化严重影响着幸福体验的获得。为此,建设幸福班集体一要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二要引导学生开展民主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三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四要积极建设融洽的同学交往模式。  关键词幸福班集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G631:A:1002-7661(2011)09-0027-03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算了一笔帐,一个人从小学

2、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他将在班级里度过他生命的六分之一。高中三年,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年,除了睡觉,学生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校园里、班级里,他在班级里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学生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他并不喜爱的班级里,他会产生怎样的心境?一个经常没有幸福感的孩子,怎么可能成长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呢?怎么可能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呢?因此,我认为,好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快乐的班集体,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的班集体,作为班主任,应该成为班集体幸福生活的建设者和引

3、导者。    一、影响学生幸福体验的主要因素  幸福心理学认为,幸福与认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幸福感的产生首先需要个体感知来自环境或自身状况的刺激。作为和外在环境存在多样化联系的生命个体,学生幸福体验的获取和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学生主要生活场景的班集体,其价值取向、运转方式、关系状况对每个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1.教育评价分数化  学习竞争的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品尝不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虽然我国正在通过多种教育改革实验改变教育现状,但是,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转化还有待经济基础的提

4、升,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学生命根的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代表着学生素质、能力与水平的标尺。为了在班级名次、年级名次上胜人一筹,班级生活中充斥着残酷竞争的氛围。教育评价分数化在造就少数“精英”的同时,造成大多数人收获的只能是失败。基于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心理和自卑情绪,对于学困生来讲,上学就意味着痛苦的开始,他们往往游离于班集体之外,成为可有可无的一员。  2.管理方式刚性化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的预测量表。幸福心理学认为:要变得快乐并不是因为

5、你能得到什么,而是你能控制什么。正如人们常说“能为自己作决定的人是最快乐的”。但是,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内,学生仍然是被管理的对象,各个学校种类繁多的常规考核、评比,轮番上阵,从校服、发型、坐姿到向教师“问好”,一律成为刚性、强制约束,强加到学生身上,作为理应个性张扬的个体,其个性被一次次强行抹杀,稍有“出轨”,则被视为集体中的“害群之马”、“另类”,遭受教师的批评和集体的孤立。张扬个性、自我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为(以不触犯法律、道德为界限),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个体幸福体验的重要。高中生正

6、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渴望像成人一样获得张扬个性的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过多看似合理的外在刚性约束,正在一点一滴地剥夺着学生展示个性、体验幸福的权利。  3.师生关系对立化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拥有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引导的职责和权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具有直接或潜在的重要影响。师生关系(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幸福体验的获得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即将跨入成年人行列的高中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伴随着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他们在家庭生活中

7、所养成的行为习惯和关系模式,必然同学校管理中所要求的“师道尊严”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新课程的实施,尽管从理论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要求,但要全体教师真正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据笔者对某省重点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61%的学生曾经受到过教师的呵斥和责骂,而另一项针对辍学学生的访谈也反映,不想继续学业的重要原因是师生冲突。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师生关系对立已经成为了当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重要因素。  4.同学关系复杂化  学生是作

8、为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的,同学关系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场”,其内在的结构状态、舆论氛围、价值取向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有着显著的吸引和同化作用。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亲身感受来自同学的温暖和友情,是学生幸福体验的重要。当代高中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几辈人的呵护下长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秉性在大多数同学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同学关系紧张同时又缺乏有效缓解紧张局面的能力,必然造成个体或双方的不安、愤懑和忧郁,从而造成个体情感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