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

ID:22527377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_第1页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_第2页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_第3页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_第4页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教学方法与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某种推断方法。3、将本次专题复

2、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确。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师指导。(5分钟)1、导入。师:相信近期电视上正在热播韩剧《大长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通过实例来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诊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课程时所遇到或自己所写出的病句。我敢保证,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从今往后,都不会再被“病句”困扰。2、何为“病句”?(提问)顾名思

3、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迗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3、如何辨析病句。(参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教给学生新颖实用易记的诊断方法。)(1)感读一一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辨析]谁“同许

4、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清晰了。(2)梳理一一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迗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此法能迅速地确诊句子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病因,实践中最常用。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辨析]此句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班长,倾听着他的报告

5、。(3)类比一一用同义词替换,关联词替换、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较法来检查语病。如: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辨析]用同义词“交换”替换“交流”加以比较,“交换”比“交流”通畅,合乎习惯。(4)分析一一从事理上进行分析,检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逻辑。如: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起床了。[辨析]“清晨”与“三更”不是同一时间,前后矛盾。[过渡]辨析病句的方法已经教给在座的各位,相信大家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好,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实际操练一下。二、学生活动一:辨析病句病因。(5分钟)先告诉学生病句的

6、常见类型,给出典型的病例(每类3-5句,共25个例子),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先辨析后归纳出各类病句的病因。(每一类型交由一个小组去分析研究,活动最后环节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交流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质疑或提出不同看法。)病句的常见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指代不明(5)否定不明(6)词语误用(7)不合逻辑(8)重复堆砌(9)一面与两面不对应(10)并列不当应该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不是单一的,分类的界限也不是非常分明,以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学习,利于掌握。☆学生活动一:(1)搭

7、配不当例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例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搭配。)例3: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迖的国家。(主宾不搭配,“农业”不能成为“国家”,应改为“中国会成为农业发迗的国家。)例4: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关联词搭配不当,“只要……就”、“只有……才”。)例5: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不搭配,可把“季节”改为

8、“地方”。(2)成分残缺或多余。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缺少主语。应去掉“使”。)例2: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例3: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3)词语误用。例h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例2: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4)指代不明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