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ID:22529054

大小:38.1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0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_第1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_第2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_第3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_第4页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古诗鉴赏(带答案、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目录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1(2017.山东卷)1(2017·浙江)3(2017·天津)4(2017新课标Ⅲ)5(2017·新课标Ⅱ)7(2017·江苏卷)9(2017·上海)10(2017北京)11(2017新课标Ⅰ)14(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释】①

2、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4/142017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古诗鉴赏(带答案、解析)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鉴赏诗歌的话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3、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斗”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立的陡峭、峥嵘之势。“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蜂好像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青不开对整首诗的理解。而理解诗歌需

4、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由首联中“旷然”和尾联中“此行为知己”可以看出本诗的主题不是表达蜀道的艰险,而是诗人把自己将要见到知己的愉悦之情赋予蜀道的崇山峻岭之间。所以诗人说“不觉蜀道难”。本题题目是“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诗歌的最后一联“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在看诗歌的前部分内容,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然后写自己看到景色:江水回旋在耸峙欲错,犹如两兽

5、相斗的崖石间,太阳还没有出来,峰峦密集好像聚赞在一起。烟霭中的山色一片苍翠,14/142017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古诗鉴赏(带答案、解析)高耸的树木下,阴沉幽暗。在松树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座孤单的驿站,江边的回滩上长满了密密的鲜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所观之景的喜爱之情,虽然看到的景奇险,但是是感到富有情趣。所以就不觉得道路艰难了。(2017·浙江)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题。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

6、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1)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答案1.采地黄2.卖地黄(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答案1.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2、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

7、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14/142017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古诗鉴赏(带答案、解析)(2017·天津)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解析:该题考核诗词内容。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

8、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1.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2.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