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

ID:22530705

大小:7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_第1页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_第2页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_第3页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_第4页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福建省质检(文综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地理)能力测试20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I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2009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对比表,回答1~2题。东部中部西部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销售产值1.591.724.15.125.63.2投资1.460.046.626.572.313.51.引起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A

2、.技术B.交通C.政策D.环境2.投资增速快的地区,资金主要流入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A.硬件制造B.品牌营销C.信息传输D.软件设计图1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13.四个城市中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4.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交通网络D.产业结构图2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第6页(共6页)图25.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

3、心的路口是A.①B.②C.③D.④6.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A.向西、向北B.向东、向南C.向东、向北D.向西、向南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图3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7~9题。7.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8.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季风D.洋流9.为发展种植业,以下四个地点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①—推广滴灌技术B.②—跨流域调水C.③—海水淡化D.④—修建大型水库图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4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0

4、~12题。图4图510.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1.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2.图5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5:30B.6:30C.17:30D.18:30第6页(共6页)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56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必考部分】(116分)37.(37分)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13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图14表示A山地垂直

5、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图13(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9分)(3)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原因。(10分)(4)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8分)第6页(共6页)【选考部分】(15分)40.(15分)地理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2——海洋地理]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

6、: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图16(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8分)(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7分)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7为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7(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8分)(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7分)此资料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C.[选修6——环境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

7、源。图18为甲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6页(共6页)图18(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8分)(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7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共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C2.A3.B4.D5.C6.B7.C8.A9.B10.A11.D12.C第Ⅱ卷。37.(37分)(1)差异:与北坡比,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更多、带谱更复杂;(2分)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