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ID:225319

大小:9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09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1页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2页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3页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4页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考试2017年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一、填充题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

2、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我国的民族识别在

3、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4、。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5、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只有进

6、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

7、)问题。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

8、族地区,有(1.9万)公里。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