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

ID:22540705

大小:62.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_第1页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_第2页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_第3页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_第4页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理性思考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治校方略,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宜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德法”并重思想在商校的具体体现,是高校面临的世纪课题。我们必须以强化管理为载体,认真探索、深刻领会,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确保高校健康有序发展。一、依法治校与以治德校的战略意义在离校推行“德法”并举,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第一,有利于构建高校新颖的办学理念。随着高教改革不断深人,高校自主权不断扩大,高校正在主动适应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法则。而信息的网络化、交流的快捷化、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给传统的行政

2、式的办学理念以严峻的挑战。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单一的古板行政命令或法律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德治与法治并举不仅是高校的现实需求,更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第二,有利于更新高校的教育思想观念。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终生学习已成定局,高校已不再是学习的最后阶段。高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该更注重思想政治紊质的塑造以及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即所谓“授以之鱼,而不如授人以渔”。对大学生而言,掌握知识的多少、成绩的高低也不再是第一位的,还应该是通过大学的学习,塑造自身的思想操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建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德法并重,可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

3、,也改变他们在教学中被动地位。真正让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校的一切围绕学生转。第三,有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正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职能。我们只有认同、格守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相反,如果意志薄弱,自制力和判断力差,就会误人岐途。德法并举,才能让学生自觉按道德和法制的双层准则来立身行事,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4、。第四,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有序运转。依法治校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来约束师生的行为;以德治校,以说服和劝导力规范师生的行为。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促进高校的有序运转和健康发展。二、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共同构成高校健康有序运转的两部“推进器”,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第一,法治与德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依法治校的“法”指社会主义法律,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在内的6部主要教育法律和16项教育行政法规、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以及在此基础上,各高校结合

5、本校实际制定的适应形势要求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德治校的“德”指社会主义道德.党的十四届六中作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关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主要内容的集中概括而我国的法律不仅吸收这些内容,而且道德规范通过立法程序己经变为法律条文。无数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道德是立法的基本原则,众多的法律条规也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法治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德治这足以说明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内容上的

6、相互渗透,难分彼此。第二,法治与德治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德治的主要功能是扬善,它具有内在控制力,强调教育和自律性,调整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提倡,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抨击和抵制道德败坏的丑恶现象。法治的主要功能是惩恶,它具有鲜明的外在性、强制性和他律性,调整人的外部行为,通过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扬善也好、惩恶也罢,它们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又是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第三,法治与德治在运作方式上相互区别。尽管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但法律是学校最强烈、最严厉的一种调整器,它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师生的

7、行为,它的作用发挥以强大的国家机器为后盾。而道德与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推行,而是靠社会舆论、师生内心的信念和良心以及习惯、传统和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法制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第四,法治与德治在目的上相互统一。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是治校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于不同范畴,但都属于管理学校的重要手段,两者殊途同归,都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