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

ID:2254121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_第1页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_第2页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_第3页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_第4页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造机会,凸显学生的思维个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430074) 魏瑞燕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情:幼儿园里,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班上的小朋友:“这是什么?”结果,小朋友们的答案花样百出。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气球”,有的说是“泡泡”,还有的答是“葡萄”……同样的符号,在大学校园里,高学历的学子们均回答:“这不过是个零。”这种单一的、毫无争议的答案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回答相比,似乎缺少了灵性,缺少了想象力,也缺少了一点思维的个性。作为一名基础教育者,我陷入了思考:人之初,本来是充满个性与想象力的,为什么经过系统的教育

2、之后,人的思维却变得这样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了呢?也许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学生的个性思维,而是缺乏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思维的条件和机会。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我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具有个性思维的潜能。一、留给想象空间,凸显思维的个性想象力是决定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人类的文明史来看,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似乎都与人类的想象有关;从生理学来看,人的大脑构造各具特色,所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因而人们的思维能力也应该是独立的,想象力也应是各具特色的。那种没有独立见解,只会整齐划一地思

3、维,整齐划一地表达的现象,只会造成学生的灵性、悟性被禁锢,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悲哀。1.续编、改编故事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故事。在我们的小语教材中,这种被学生喜闻乐听的材料其实很多,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并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如在学习完《捞月亮》后,让学生续编“十年以后,当年的小猴子老了,向它们的子孙讲述着十年前的故事的情景”;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姑娘》后,可以让学生重新改编这个悲惨的故事,重新安排故事情节。因学生的性格、个性不一,反映在文中的思想倾向、情感取向也会各具特色。我们不必给学生过多的限制,不必让他

4、们拘泥于某一特定的主题。这样,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文字必会带给我们阵阵的惊喜与意外。2.联想对同一事物,教师绝对无法阻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所见所闻都不尽相同,因而他们所联想到的另一事物也十分有可能不一样。如有这样一道联想题:弯弯的月儿像______。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肯定了“弯弯的月儿像小船”的答案,但我们能说学生回答“弯弯的月儿像香蕉”“弯弯的月儿像眉毛”“弯弯的月儿像妈妈笑眯眯的眼睛”就不对吗?学生们不是不能想,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有些时候,我们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想象的情境,学生的思路就

5、会更开阔一些,思维就会更活跃一些。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可带领学生们去大自然中体验春的气息,面对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湖面,他们会想到那是“昨夜贪玩的小星星在洗澡”,是“太阳公公撒下的钻石在闪光”……多么充满灵气的想象,多么富有个性的回答!如果我们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定这其中的对与错的话,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将抹杀学生的思维个性。3.角色扮演这是借鉴于戏剧表演艺术的一种方法。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为了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在品质,必会对角色进行揣摩。在这个过程中,演员们会尽力将自己假定为剧中人物,去适应他们在剧中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让

6、学生假定自己是文中的人或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理解和丰富文章所蕴涵的内容。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说的是全家人回到家,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像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这是一段极富生活气息的内容,如果过多地分析讲解,一定会大大削弱文章的美感而显得内容单薄。所以,我先让学生大声对自己连说三次“我是一只鞋”,然后自由组合,找伙伴说一说“鞋子”一天中见到的事情。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他们已然将自己当做一只鞋。后来的发言证实,这种角色扮演的形式是成功的:有“皮鞋在公车上的遭遇”,有“

7、布鞋在公园锻炼的喜悦”,有“旅游鞋在学校踢球时的神勇”……学生的想象令我大开眼界!试想,假如我们不给他们这种展示个性的机会,我们也不会看到这样鲜活的情景。二、开展实践活动,凸显思维的个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在他的观点中,特别强调了“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仅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而且必须千方百计地爱护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同时,还必须千方百计地为他们

8、探索事物创造机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人教版自读课本第二册中有一文《太阳光的颜色》,借助这个课题,我组织了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在讲台上摆放了一定数量的水、盆、洗涤剂、三棱镜,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自由选取其中1-2件物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