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ID:2254396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_第1页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_第2页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_第3页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_第4页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复合农林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复合农

2、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其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长期以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才促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森林与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多么重要的问题。  一、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含义  复合农林业(哭加肠res坷)在一个土地利用单元中,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作物以及畜禽等多种成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名称有多种,如农林复合经营、混农林业、农林业、农用林业、生态林业、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等。复合农林业这种朴素而有效的土地利用实践在世

3、中国农林复合经曹系统分类梦界各国的古籍和文献中早已有过零星的记述,有许多良好的模式流传至今。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仍是当今世界农业研究的一个焦点。中国重要的复合农林模式有2(X)余种,其分类如表所示。对复合农林业的系统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委员会(ICRAF)正式成立,复合农林业也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复合农林业这一学科追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多用途树种。搜集、建立多用途树种基因库,筛选、培育、推广多用途树种。②系统结构和系统分类。研究系统组成、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及功能类型等。③功

4、能过程。研究不同树木与作物在光、水分、养分方面的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系统的物候特点,放牧规律与系统生产力、生产效率的关系,建立系统模拟模型。④系统诊断和设计。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优化调控模型,开发专家系统等。复合农林业的效益比单一的农业、林业、牧业都有所提高。由于相对复杂的时空结构,提高了光、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生产力较高。复合农林业对改善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有一定益处;树木的屏障作用使农作物、畜禽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复合农林业还能增加就业,美化环境,减小经营风险。  二、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

5、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

6、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

7、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