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

ID:22547043

大小:10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30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_第1页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_第2页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_第3页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_第4页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主讲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关鹏各位大家好,我们今天讲一下如何面对媒体工作?今天讲这个话题我会锁定两个关健词,一个是突发事件的应对,一个叫媒体关系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我们很多专家、学者有非常丰富的著述,我今天讲的是侧重于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怎么跟媒体打交道。后半段叫媒体关系的管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再做媒体的工作来不及了,在这之前就要开始相关的工作。今天的讲座从哪里开始呢?首先从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开场的一段报告开始。在这个讲话当中,我用红线画出了我今天非常想引用的一段话,讲的是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而且机遇大于挑战。这句话在

2、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在突发事件应对媒体的角度,我想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国的媒体经历了发展最快速的几十年,全世界的媒体现在关注的焦点又在中国。这样的挑战前所未有。怎么说?奥运会期间,2008年到北京采访的外国记者多少人?我们猜一猜?注册记者21600名,每次奥运会都一样的。还有2万名叫非注册记者。我告诉大家非注册记者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以前我们经常抱怨到中国采访的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很少,这次都来了。4万名记者报道中国奥运会,报道中国,我要告诉大家运动员才有1万名,记者来了4万名。大家可以想像到底是给运动员开奥运会,还是给记者开奥运会。我可以告诉大

3、家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好的一个体现。奥运会之前、之后这些记者不仅会在奥运会做一些报道,他还要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还有一个说法,在我们今天可以说是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时代,但是很多数字告诉我们,97年突发事件比2007年还要多。但是老百姓会觉得2007年比1997年有更加多的突发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非常的简单。因为97年媒体不发展,但是2007年什么事发生了,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有一句话叫“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媒体说发生的事,没发生的跟发生的差不多。但是媒体没有说过的事,你做得再好就跟没有做一样的。所以说我们今天开场还是跟大家总结

4、一下,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历来的一些负面报道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我们了解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对待这样的事情怎么做?无外乎有下面的7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遗漏事实。什么叫遗漏事实呢?该讲的他不说,不该讲的讲了一大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应该自我检讨一下,怎么检讨?非常简单。突发事件发生以后,该说话的人把嘴到闭上,防火防盗、防记者那就坏了。因为该说的你没有说,人家想报的时候不知道报什么,这个时候登出的报道一定是遗漏事实的。第二个叫偷梁换柱。我告诉大家它讲的本来这个事是这样的,他用其他的版本替代了它。说起来这个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提供的事实不够;或者是新闻价值不足。因

5、此记者采用了戏剧化、妖魔化的方法,把事实做了总结。这种方法,当然记者的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好好探讨一下。第三个叫做转移视线法。明明是一个大好事,比如说奥运会,但是偏偏报了奥运会期间发生在局部的发生在中国地区的某一件事,这个也是西方记者,包括中国的一些小报、商业化的媒体追求的报道事实的一种方式。第四叫片面夸大。把一个很小的事上升成13亿中国人都面临的问题,这个也是一个可怕的事情。第五叫扩散流言。这个说起来非常简单,当一个突发的敏感事件发生的时候,该说话的主流媒体没有讲话,该讲话的发言人得了失语症。这个时候我可以告诉大家:西方不负责任的媒体会扩散流言,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我们

6、必须要防范这个问题。第六种叫传播观点。传播谁的观点呢?遗憾的是他传播的不是掌握事实的权威机构的观点,也不是专家、学者负责任讲的话,他传播的是局部、别有用心的,包括西方一些敌对势力的观点。这个也是非常可怕的,事实上给我们中国,包括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一个缺席审判,非常的可怕。第七叫做塑造舆论斗士。什么意思呢?把西方某一个人的观点,经过谎言迁变成真理的包装,最后变成了一个说话非常有穿透力,很使人相信的这样一些人,成为我们传递事实的时候最大的障碍。我想说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形象被妖魔化、被破坏,这七种方式天天都在面对。面对西方记者对中国包围起来的,这样一个不友好、片面报道

7、的大环境下,中国选择了怎么做?我告诉大家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全世界的媒体改变了对中国长期以来不公平、不全面的报道的说法。现在大家看到的照片是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出镜的很多中外媒体报道的照片。温总理和中国很多领导人一样,勇敢地走到镜头的面前说出了中国老百姓,包括全球的观众都希望看到的最真实的情况,同时用他个人的魅力征服了中外的观众的心。总结一下“汶川大地震”应对突发事件,在媒体的引导方面有什么经验?说起来大家吓一跳,非常的简单就八个字。这八个字叫什么呢?这八个字就叫“快讲事实、慎讲原因”。不管西方记者带着什么样的有色眼睛看中国,看我们的一起突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