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

ID:22554791

大小:4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30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_第1页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_第2页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_第3页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_第4页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中班美术草莓教学过程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2、把握作者展开联想的构思之美;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3、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细读品味并且从文中得出启示。4、体会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教学重点: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②了解的中心思想和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①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②使学生真正体会感情的变化,理解是怎样由物及感的。③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精品文档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一个庄严而严肃的话题。作者却举重若轻,由一颗晚熟的草莓生发开去,娓娓道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这种构思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草莓”,一是实指大自然中的草莓;二是虚指青春,这是“草莓”在文中的比喻义。2、伊瓦什凯维奇,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3、背景链接:这篇散文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这是作者于九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发出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

3、了自己的感情。4、学习生字:枝柯璀璨槲树盎然酣然硕大沁人心脾弥漫韶华禀赋赋予惴惴不安馨香幻觉似锦5、理解生词。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线索:文章以草莓为线索关联全文。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因季节更替而触发情思。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精品文档第1段:描写了九月田野里的天气、树木、天空、农村等景色,与文第3段的描写形成对比。第2段:一颗晚熟草莓的发现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六月,引出了下文。这一段是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关键,同时也引出了下文,起过渡作用。第3段:草莓

4、的香味,使察觉几个月前的景色与现在的景色的不同,作者在不变中找到了变化。第二部分,写作者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第4段:与第1段相对应。第5段:与上文第3段相对应,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第6段:结束全文,充满理趣,引导我们去回味,去联想,去思索,去感悟。四、教师小结: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文章情理相生,耐人寻味。2、中外名人话青春:、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莎士比亚、青春是一个普通

5、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高尔基、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精品文档、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二、细读品味,合作探究:1、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明确: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感情。2、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明确: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

6、赞美,表达了作者珍惜年华、积极乐观的情怀。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明确: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明确: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精品文档“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

7、描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5、文章第4、5两段与第1、3段是怎样照应的?明确:课文第4、5段分别与上文1、3段相对应。第1段,面对九月的景物,以为“一切基本都没有变”,联想到第4段中的“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第3段的“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眼下是多么不一般”,联想到青春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8、。这样前后照应,条理更清晰。三、品味语言:1、“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