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半导体物理

固体半导体物理

ID:22558100

大小:22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30

固体半导体物理_第1页
固体半导体物理_第2页
固体半导体物理_第3页
固体半导体物理_第4页
固体半导体物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体半导体物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篇习题-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刘诺编6-1、什么是功函数?哪些因数影响了半导体的功函数?什么是接触势差?6-2、什么是Schottky势垒?影响其势垒高度的因数有哪些?6-3、什么是欧姆接触?形成欧姆接触的方法有几种?试根据能带图分别加以分析。6-4、什么是镜像力?什么是隧道效应?它们对接触势垒的影响怎样的?6-5、施主浓度为7.0×1016cm-3的n型Si与Al形成金属与半导体接触,Al的功函数为4.20eV,Si的电子亲和能为4.05eV,试画出理想情况下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能带图并标明半导体表面势的数值。6-6、

2、分别分析n型和p型半导体形成阻挡层和反阻挡层的条件。6-7、试分别画出n型和p型半导体分别形成阻挡层和反阻挡层的能带图。6-8、什么是少数载流子注入效应?6-9、某Shottky二极管,其中半导体中施主浓度为2.5×1016cm-3,势垒高度为0.64eV,加上4V的正向电压时,试求势垒的宽度为多少?6-10、试根据能带图定性分析金属-n型半导体形成良好欧姆接触的原因。第六篇题解-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刘诺编6-1、答:功函数是指真空电子能级E0与半导体的费米能级EF之差。影响功函数的因素是掺杂浓度、温度和半导体的电子亲和

3、势。接触势则是指两种不同的材料由于接触而产生的接触电势差。6-2、答:金属与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阻挡层,其势垒厚度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Schottky势垒。影响其势垒高度的因素是两种材料的功函数,影响其势垒厚度的因素则是材料(杂质浓度等)和外加电压。6-3、答:欧姆接触是指其电流-电压特性满足欧姆定律的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欧姆接触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金属与重掺杂n型半导体形成能产生隧道效应的薄势垒层,其二是金属与p型半导体接触构成反阻挡层。其能带图分别如下:6-4、答: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时,半导体中的电

4、荷在金属表面感应出带电符号相反的电荷,同时半导体中的电荷要受到金属中的感应电荷的库仑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称为镜像力。能量低于势垒顶的电子有一定几率穿过势垒,这种效应就是隧道效应。隧道穿透的几率与电子的能量和势垒厚度有关。在加上反向电压时,上述两种效应将使得金属一边的势垒降低,而且反向电压越大势垒降得越低,从而导致反向电流不饱和。6-5、解: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前、后能带图如图所示则答:半导体的表面势为–0.0942V。6-6、解:(1)金属与n半导体接触形成阻挡层的条件是Wm>Ws,其接触后的能带图如图所示:金属与n半导

5、体接触形成反阻挡层的条件是WmWs,其接触后的能带图如图所示:6-8、答:当金属与n型半导体形成整流接触时,加上正向电压,空穴从金属流向半导体的现象就是少数载流子注入效应。它本质上是半导体价带顶附近的电子流向金属中金属费米能级以下的空能级,从而在价带顶附近产生空穴。小注入时,注入比(少数载流子电流与总电流直之比)很小;在大电流条件下,注入比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

6、6-9、解:答:势垒的宽度约为4.2×10-3m。6-10、解:当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接触时,如果对半导体的掺杂很高,将会使得势垒区的宽度变得很薄,势垒区近似为透明,当隧道电流占主要地位时,其接触电阻很小,金属与半导体接触近似为欧姆接触。加上正、反向电压时的能带图如下图所示:第六篇题解-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刘诺编7-1、解:又因为7-3、解:(1)表面积累:当金属表面所加的电压使得半导体表面出现多子积累时,这就是表面积累,其能带图和电荷分布如图所示:(2)表面耗尽:当金属表面所加的电压使得半导体表面载流子浓度几乎为零时

7、,这就是表面耗尽,其能带图和电荷分布如图所示:(3)当金属表面所加的电压使得半导体表面的少子浓度比多子浓度多时,这就是表面反型,其能带图和电荷分布如图所示:7-3、解:理想MIS结构的高频、低频电容-电压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B段对应表面积累,C到D段为表面耗尽,GH和EF对应表面反型。7-4、解:使半导体表面达到强反型时加在金属电极上的栅电压就是开启电压。这时半导体的表面势7-5、答:当MIS结构的半导体能带平直时,在金属表面上所加的电压就叫平带电容。平带电压是度量实际MIS结构与理想MIS结构之间的偏离程度的物

8、理量,据此可以获得材料功函数、界面电荷及分布等材料特性参数。7-6、解:影响MIS结构平带电压的因素分为两种:(1)金属与半导体功函数差。例如,当W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