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

ID:22564267

大小:6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30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_第1页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_第2页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_第3页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_第4页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与历史资料农历三月三在古时称为上巳节,这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大概起源于周朝,《论语》中就曾谈到过这个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介绍说: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挈。是说上已节时,大家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古语称之为祓禊。但是,农历三月上旬的已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已日。据《法书要录》记载: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王羲之与太常孙统等四十有一人,会于会稽上阴之兰亭,修禊事,酒酣赋诗制

2、(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写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可见这时在三月三过上已节已成定规。又据《梦梁录》载:三月三上已之辰,曲水流触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说明带有迷信色彩的上已祓禊,到唐时已只剩下饮酒踏青的内容了。(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从上已节到三月三,从祓禊到踏青,节日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进步历程。因为上古先民是不懂得什么叫洗澡的,正如谁见过灵长类自己洗澡呢?要知道,洗澡与到湖、塘里打滚纳凉是含义不同的两码事。听说至今北方的个别地方仍是一生三洗:出生洗一回,结婚洗一

3、回,死后洗一回,看来是保留了些许古风。到周朝时,起码华夏族的统治阶层懂得洗澡的好处了,这就是祓禊的实质性内容。《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云,咏而归证明士人已知浴乎于沂水。但这时的洗浴还不是经常性的,所以,具有迷信色彩的上已节就成为了固定的洗浴日子,这对人的健康当然有好处。待到唐朝时,洗浴已成为统治阶层的一种享受,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就是明证。老百姓虽无福消受温泉,但自然也会受些影响。因此,三月三的洗澡内容便不那么重要了,代之以踏青。而三月三

4、的时间和节日内容与清明节如此的相近、相似,因此,三月三在现今的汉族群众中可说已不成其为节日了,仅只保留了某些痕迹而已。如在三月三的日子,扯一把或买一把地菜花,在家煮几个鸡蛋吃,开开心罢了。(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但在四川温江地区的武阳一带,人们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三婆娘娘的生日。家有三岁以下小孩的人家,多会祭拜三婆娘娘。是日,备香烛、纸钱、杀鸡、割肉祭拜。同一天,还有抢童子的习俗。城隍庙台子坝在做过法事后,将祭过神的木雕童子从台上丢下来,围观的青壮年顿时如海水般翻腾,激烈争抢。抢着后,晚间备齐鼓吹之具,由

5、一男童抱着木雕童子,骑马送与事先约定的有钱而无子的人家,主人办酒席以作酬答。(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在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中,三月三仍然是作为一个节日来对待的,如畲族三月三的乌饭节、侗族的花炮节、瑶族的干巴节等。浙江丽水的畲族群众过去几乎一年四季都祭祖,尤以农历三月三的祭祖活动为最重要,称为乌饭节或谷米节。据传,畲族始祖盘瓠爱吃乌饭,而三月三正是盘瓠遇难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以乌饭祭祖。又传:初唐时期畲族首领雷万兴等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坚持了40余年的斗争。有一年冬天,他们被唐军围困在山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6、,他们便采摘名?乌稔的野果充饥,熬了饥饿与严寒,于翌年三月三日冲出重围,杀退官军,获得了胜利。后来畲族人民就把农历三月初三作为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天,各家采集乌稔叶同糯米蒸煮成乌饭祭祀祖先。然后一同品尝,对歌欢乐,以示纪念。现今,乌饭节成了以踏青、对歌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有的地方的畲族群众又称农历三月三为谷米节。传说很久以前,由于年成不好和剥削过重,畲族群众没得吃的,连谷种都被山主抢走了。春播时,没谷种的畲民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叫蓝天凤的青年带着几个小伙子乘黑夜盗出了山主

7、谷仓的谷子,分给群众连夜撒到田里了。山主追查此事,为了不连累他人,天凤挺身而出,被山主关起了地牢。这天正是农历三月三日。天凤被打得遍体是伤,还不给饭。乡亲们就把剩下的谷种做成饭团,探牢时带给天凤吃。但饭团却被看守给劫下吃了。乡亲们想出办法,用乌稔叶煮米饭,黑呼呼的饭团吓住了看守,天凤才得以活下来。到第三年的三月三,蓝天凤被起义的乡亲救了出来,并推选他为义军领袖。为了让后孙记住谷米的来之不易,三月三就被定为谷米的生日,成为了谷米节。(农历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汉族传统节日,旧称上巳日,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

8、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台湾府志》)。四川忠县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