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

ID:22565892

大小:2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0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_第1页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_第2页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_第3页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_第4页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第一学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6)一、单选题1.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解

2、析】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符合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周人即立嫡长”“其余嫡子庶子,皆……畴以国邑”反映了家国一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道理不错,但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

3、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解析】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与材料中“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亦事势推迁所必至”表明顺应了时代,故B项正确

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度与材料中“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不符,故C项错误;削弱与材料中“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3.“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C.所

5、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元朝【解析】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不等于非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相符,故B项正确;“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表明有较大权力,但与材料中“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不符,故D项错

6、误。【答案】B4.《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考点】12/1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隋唐;判断对错型

7、选择题(精选)【解析】“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表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因为门下省具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表明皇帝的诏令没有被否决,故C项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故D项错误。【答案】A5.《明史》载: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各骋意见,以营其私,而党局分焉。科道庶僚,乘其闲隙,参奏纷孥。驯至神宗,厌其嚣聒,置而不论。材料说明(  )①内

8、阁地位日益受尊崇②六部逐渐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③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④阁臣间纷争不休,朋党迭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精选)【解析】“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