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ID:22566390

大小:2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0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锡市XX科技园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无锡市东部XX区XX科技园内,构筑物南北长120米,东西宽40米,坡顶高度4.8米,天沟高3.9米,四周及顶部均采用4mm单层玻璃做为围护材料,整个玻璃温室由钢结构骨架支撑,总面积4800平方米。2.空调冷热源2.1设计参数室外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室内设计参数夏季:25~30℃,湿度不控制冬季:8~15℃,湿度不控制2.2空调设计负荷夏季根据围护结构进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选取峰值负荷;冬季耗热量由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及

2、冷风侵入耗热量组成,计算结果如下:夏季:336.5kW冬季:442.2Kw由于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且该温室设有遮阳设施及通风换气设备,对空调温度要求不高;而冬季主要靠地源热泵系统加温,无其它辅助设备,且室温须严格保持在8~15℃。因此,本设计以冬季供热负荷为计算依据。2.3空调冷热源温室供暖系统常用两种形式:热风系统和热水系统。热风系统一般采用燃油锅炉,将温室内的回风加热后,经暖风机通过塑料薄膜风管送出。送风管的壁面上有规律地排列了很多小风口,能较均匀的送出热风。采用塑料薄膜风管的好处是造价低廉,对光照影响不大,但热风温度控制困难。热水

3、供热系统采用室内布设光管或管道绕翅片做为散热面,与热风系统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室内温度场均匀,温度波动小,缺点是当冷风大量渗透时加热较慢。本工程以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替代锅炉作为冬季空调的热源,并兼做夏季空调的冷却水水源。室内地源热泵机组均匀吊装在温室内,直接送出热风,去除了常规温室供热系统中的风管或者散热管道。该系统吸收了热风采暖的优点,又省去了大量的散热管道,室内温度控制均匀。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换热器垂直埋放在温室东侧的绿化带内。3.空调系统设计3.1空调水系统水系统采用两管制,整个温室为一个闭式水系统。水泵机房设置集、分水器,考虑到系统内水的膨胀量

4、,机房屋顶设一个膨胀水箱。温室内空调供回水管为同程布置;地埋管分组布置,组与组之间为异程式,通过平衡阀进行阻力平衡。3.2室内热泵机组的选用及安装根据热负荷,选择清华同方HGS系列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具体技术参数见附录),HGSLR-17,共20台,直接吊装于温室内,详见图1及图2。图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平面图图2:安装剖面图4.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热交换器设计与安装4.1换热量计算地下埋管式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重点,也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部分。根据无锡地区的的土壤特性、气候特点、地质结构等特点,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工程经验

5、,本项目采用竖直地埋管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冬夏季换热量分别是指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和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本工程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地埋管热交换器冬季的换热量:kW式中,—为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kW;—为冬季设计总热负荷,kW;—为设计工况下水源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4.2换热管管长计算供热工况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长度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根据以上公式,结合本项目相关实际参数,利用软件计算得到单位长度换热管负荷为25W/m,则换热管长度计算如下:m式中,为换热管长度,m;为换热量,W;为单位长度换热管负荷,W/m。4.3确定换热孔数目及间距按地

6、源热泵技术要求,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宜大于20m,钻孔孔径不宜小于0.11m,钻孔间距应满足换热需要,间距宜为3~6m。水平连接管的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0.6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5m。根据无锡地区的地质资料、现场条件以及钻井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竖井深度取60m较为合理。竖井数目计算如下:个式中,为竖井总数,个;为地埋管换热器总长,m;为竖井深度,m。考虑到温室内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能带来的换热量变化问题,竖井数目圆整后取120个。根据现场情况,竖井沿温室南北方向分两排布置,每排需要布置50个竖井,排与排之间的间隔为1

7、0m,而温室南北长为120m,则南北向孔间距约为2m,钻孔直径为180mm,详见图1。4.4地埋管换热器管材、管径及系统的设计安装本工程选用聚乙烯PE管,公称压力为1.25MPa;管内流速取0.6m/s,换热管管径选取DN32,水平集管选取DN50。由于南方地区冻土曾较浅,水平埋管深度取1m,见图3。由于换热孔的数量较多,一般要求每对供回水集管连接的地埋管环路数量宜相等,且环路之间做同程布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每对供回水集管连接10个地埋管环路的方式,集管之间的阻力由平衡阀加以平衡,详见图4。图3:水平埋管剖面图图2:地埋管接管详图4.5水

8、泵选择计算根据地源热泵机组对流量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换热孔间距较小而适当加大流量,确定系统流量约为140m3/h。地埋管部分压力损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