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

ID:22572800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0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_第1页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_第2页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_第3页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_第4页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自《木兰诗》诞生以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木兰也一直以至忠至孝、智勇双全、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被世人讴歌赞美,却很少有人探究隐藏在“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本文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阐释这个千古女英雄,将人物放置在时代文化大背景和个人人生抉择的矛盾冲突环境中,以《木兰诗》的故事为底本,发掘木兰“代父从军”所面临的种种境遇问题,解读木兰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所面临的人生困惑。  【关键词】木兰诗;木兰;代父从军;悲剧意蕴  【】I042【】A【】1008-0139(2012)04-0011-4  自《木

2、兰诗》诞生以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不断被各种艺术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弹唱、电影等)加工演绎,木兰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英雄人物之一。自古以来木兰一直以至忠至孝、智勇双全、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被世人铭记,她的传奇经历和高尚情操均被人们当作“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而讴歌赞美。尽管在人前,木兰汇聚了男权话语下所要求妇女具备的种种美德,忠、勇、廉、孝、贞,五德俱全。然而,当我们拨开所有笼罩在她身上的耀眼光环时,留给木兰的,似乎只剩下独自咀嚼自己的悲苦人生。一直以来,研究者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隐藏在这一崇高形象背后的,作为女性的人

3、生悲剧意蕴。本文从现代文化视角,将人物放置在时代文化的大背景和个人人生抉择的矛盾冲突环境中,以《木兰诗》的故事为底本,发掘木兰“代父从军”所面临的种种境遇问题,解读木兰的内心世界。  一、“代父从军”的时代文化背景  《木兰诗》最早著录于陈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中,《乐府诗集》将其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从诗中“黑山”、“燕山”等地名看,诗中反映的是东北库莫奚、契丹的战争。因此,这则故事和诗歌大约产生于北朝后期。再据诗中展现的风物人情及审美风尚,“将《木兰诗》归为鲜卑族的‘虏人歌’则较符合事实”。鲜卑族首领拓跋珪于公元3

4、86年建立北魏,开始了对北方的统一战争。到T439年,拓跋珪之孙拓跋焘统一北方,中间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从此结束了长达130余年的黄河流域的大乱,和南方的刘宋政权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然而,北魏的政局极不稳定,统一不久即发生各种叛乱,镇压后,又与刘宋汉政权进行大规模战争。北魏连年的战争导致经济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人间呈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穷兵黩武的作战策略致使成千上万的青壮年男子应征入伍参战抗敌,造成了男女人口比例的严重失衡。  在北方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入侵和占领下,也迎来了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促使文

5、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木兰诗》中即有比较浓重的中原汉民族儒学思想。“忠、勇、仁、义、孝、悌”,可以说,木兰是儒学理想的化身,代表了那个时代民众的普遍心理和共同情感。诗歌内容的情感旨归和审美情趣与汉民族别无二致,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角力的必然。在无数次侵扰与反侵扰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不断地得到比较与取舍。进入农耕文明腹地之黄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以征服者的姿态定居下来,如同古罗马征服古希腊,其文化却被古希腊文化征服一样,他们也往往被征服地区更高的文明所征服,逐渐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实现了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北朝

6、时期,原本居住塞外的鲜卑、匈奴、羯、氐、羌等诸民族,完全占领黄河流域,与当地汉民族交流、融合。北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习汉法、依汉礼,鲜卑族逐水草而徙的游牧心态转化为以土地为本的农耕心态,浑然于中国之风。《木兰诗》恰恰体现了这种过渡与转变。原生农耕文化具有稳固、保守、内敛等特质,民众心理向往安定,对故土、家庭怀有特殊的情愫,对国家天然有一种责任感。木兰虽然是少数游牧民族形象,却具有中原汉民族的特征。  二、“代父从军”的女性人生冲突  当环境逼迫个人,使个人在面对道德责任和个人需求的冲突时,经历着强烈的内心斗争。发展到极致时,人

7、可以突破自己原有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完成自己平时根本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事情的结局甚至会出乎个人的意料之外,即人物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这种能耐成功完成这件事。木兰即是如此,身为闺中女子,她敢于将正当的个人需求消弭在国家的利益中,让个人幸福和需求永远缄默,这足以称为一个悲剧。然而,这种悲剧精神和【】自《木兰诗》诞生以来,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木兰也一直以至忠至孝、智勇双全、淡泊名利的个性特征被世人讴歌赞美,却很少有人探究隐藏在“代父从军”豪壮背后的苦泪辛酸。本文从现代文化视角重新阐释这个千古女英雄,将人物放置在时代文化大背景和个人

8、人生抉择的矛盾冲突环境中,以《木兰诗》的故事为底本,发掘木兰“代父从军”所面临的种种境遇问题,解读木兰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所面临的人生困惑。  【关键词】木兰诗;木兰;代父从军;悲剧意蕴  【】I042【】A【】1008-0139(2012)04-0011-4  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