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ID:22580231

大小:7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0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_第1页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_第2页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_第3页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_第4页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与举例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团体的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心理危机干预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疾患,增加进适应能力,激发个体潜能以预防或解决问题的干预过程。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经济、简捷、高效的手段。严重事件晤谈(CISD)一、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CISD    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首先由Mitchell提出,最初是为维护应激事件救护工作者身心

2、健康的干预措施,后被多次修改完善并推广使用,现已经开始用来干预遭受各种创伤的个人,分为正式援助和非正式援助两种类型。非正式援助型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急性应激干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而正式援助型的干预则分为7个阶段进行,通常在伤害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二、心理诉谈(PsychologicalDebriefing)的目的CISD模式对于减轻各类事故引起的心灵创伤,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个体躯体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1、结构式的小组访谈(救援人员、受害者、受害者的亲人朋友)2、保证参加者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包括提

3、供丰富的信息3、讨论丧失在生命中的意义4、正常化情感反应,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5、提供小组支持,强化受害者之间的社会支持,增强小组凝聚力。6、解释正常,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7、鼓励、教会、强化应对方式8、教会减轻焦虑的方法9、促进受害者恢复事件前的功能和生活习惯10、识别急性应激反应的高危个体,保证能够随访或得到专业服务三、操作具体步骤参与人数:8-12人为宜;1.介绍期。实施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cisd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原则;2.事实期。请参加描述危机事件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事件过程中

4、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个参加者都要发言,最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真相大白;3.感受期。询问有关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的感觉;4.症状描述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询问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的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前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的什么影响和改变;5.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反应,介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动员自身和团队资源相互支持,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对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

5、,提醒可能的并存在的问题,根据各自情况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自我识别症状;6.恢复期。澄清,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障,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心理危机干预者总结,需要2-3小时。严重事件后数星期或者数月进行随访。具体步骤包括:(1)介绍和设置:介绍小组成员和干预过程,与受害者建立相互信任;(目的、保密、基本规则等)(2)陈述事件:要求所有受害者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提供危机事件中发生的一些具体事实;(每个组员按年龄大小解释事件)(3)谈感觉和想法:鼓励受害者揭示出自己有关事件的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

6、,让情绪表露出来;(4)挖掘受害者在危机事件中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鼓励他们承认并表达各自情感;(看到、听到、闻到,你认为发生了什么)(5)情绪反应:要求小组成员回顾各自在事件中的情感、行为、认知和躯体体验,以便对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事件时或后对自我、死者、同伴的感觉和情感)(6)症状:复习痛苦的症状和体征、描述正常的创伤性反应以说明它的普遍性,正常化小组成员的感觉。挑战过分的罪感和责任感。(7)教育:要求受害者认识到,他们的应激反应是在非常压力之下正常、可理解的行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如何促进整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应对未来的应激,如何

7、应对家人和朋友。处理PTSD的应对策略。如何能快速得到帮助)()结束:总结修改有关应对策略和计划。对突出的问题再讨论,可以给以建议。四、注意事项:1、那些处于抑郁状况的人或者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增加负面影响;2、建议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如哀悼仪式);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并不适宜参加cisd,他们的时机不好,晤谈可能会干扰其认知过程,引发精神错乱。如果参加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为同一晤谈整的其他人带来灾难性的创伤;4、不支持只在受害者中单次实施;5、受害者晤谈结束以后,训练危机干预团队要

8、组织成员急性团队晤谈,以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6、不要强迫被干预者叙述灾难细节;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ISM)美国“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Incid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