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ID:22586755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BL联合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问题作为基础,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自主探讨,在问题中进行学习,从而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目前消化内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授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内容的灌输,但是学生在进行使用和检测是常常发现掌握的知识不够扎实,从而影响教学结果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98名学生,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旨在提高其教学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8名学生均为2015年1—12月期间于我校接受消

2、化内科临床学习的2年级在校生,98名学生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17~23岁、平均(21.14±12.10)岁,按照学号将98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对照组(双),每组49例,两组上述资料如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1.2方法1.2.1研究方法两组学生均接受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其学习内容及课时均相同,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在职老师完成两组相应教学任务。对照组以常规模式完成本次教学工作,如即课前引导学生大致掌握本课时重点内容,课中利用语言、板书、教材等方式完成授课,课后适当留

3、取作业等;研究组经CBL联合PBL模式实施该次教学。1.2.2CBL、PBL联合教学模式即提出学习问题、引导建立假设、查阅资料、论证假设、归纳总结等五个阶段。教师应根据本阶段学习任务选择合适的病历资料,于课堂中指导学生自由结合分组,之后老师需根据该次教学内容提供相应资料便于学生独立查阅并验证上述讨论结果是否准确;待资料查阅阶段结束后各组学生需对该病例给予最终诊断;老师利用问答形式总结此类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特征;待结束后老师需对本次教学给予总结性发言。1.2.3效果判断标准①学习依从性:利用自拟学习依从性量表,于该次教学工作结束后由教学老师评价学生学

4、习依从性,该量表共涉及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完全不依从3个等级;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组织本校消化内科临床教学老师共同制定自拟消化内科理论知识问卷,指导学生于该次教学结束后独立填写该问卷从而掌握其对该次教学内容学习情况,该问卷得分范围0~100分,涉及内容包括常见消化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等,分数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③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指定1~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专业技能教师对两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准确评价,该次研究统一选择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相关操作,该评价项目得分范围0~100分;④职业态度

5、:采用自拟职业态度量表评价两组学生职业态度,评价时间包括该次教学前、教学完成后,评价形式为不记名发放量表,待学生填写完成后经专业人员统一回收并统计量表得分,该量表满分为100分,分数与学生职业态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学生职业态度越好;⑤教学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实施不记名调查,掌握两组学生对该次消化内科临床教学过程满意情况,内容包括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满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一般、80分以上为满意。1.3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MicrosoftOfficeExcel2003软件的Excel

6、表中,经SPSS.19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实施相应分析,其中两组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经x±s表示,t检验),两组学生学习依从性、对该次教学工作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当两组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学习依从性研究组的学生经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完成本次学习后,其学习完全依从率(73.47%)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学习完全依从率24.49%),研究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表1两组学生的学习依从性比较[n(%)]组别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

7、完全不依从研究组(n=49)36(73.47)13(26.53)0(0.00)对照组(n=49)12(24.49)29(59.18)8(16.33)2.2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模式完成该次学习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表2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组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研究组(n=49)(92.36±3.41)对照组(n=49)(83.39±3.52)2.3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两组学生经不同教学模式完成该次学习后,研究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表3两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对比分组别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研究组(n=49)(8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