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暄《晒客》阅读答案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

ID:2260066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_第1页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_第2页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_第3页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_第4页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暄《晒客》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暄《晒客》阅读答案杨暄《晒客》阅读答案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最初的晒客,是那群将自己的工资条拿出来展示的网友,他们往往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工资有多少、奖金是多少、车贴是多少、福利有多少等信息,引来众多应和者。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上海的一位热能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单,一长串的数字详实地罗列出了他8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其中最有名的“晒工资”,当属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在博客上公布自己月收入4786

2、元的工资条,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教师收入的争论。除了工资,晒客还热衷于“晒”衣服、“晒”孩子、“晒”感情、“晒”美食,甚至“晒”基金、“晒”股票……2006年才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晒客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地从一小群人的词汇变成公认的新群体?一些网民认为,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晒”隐私不仅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舒缓和宣泄,有时候还能得到许多网友的真诚安慰,这种方式很好。专家认为,这就是“晒”的魅力。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自由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表达渠道,晒客说出了现实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将个人的情感、经历统

3、统拿出来分享,“晒”出来的真实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观者共鸣,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融合。最近,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目前晒客中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晒黑”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记者在一些“晒黑”论坛上发现,“晒黑”的内容各式各样。比如,一名叫“微笑女王”的网友“晒”出了某饭店后厨的一组照片,照片中,这家饭店的露天后厨西边是一个垃圾堆,东边是一个停车场,厨师们就在尘土飞扬中洗菜、切菜。此外,哪家超市服务态度不好,哪家商场不给发票,哪家银行办事效率低下等,“晒黑”族都会将它们拎出来“晒晒太阳”。针对“晒黑”,有人热烈支持,认为不合

4、理的事情,就应该拿出来晒晒,揭露丑恶,促进社会进步。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担心网络言论缺乏监督,“晒黑”言辞会有偏颇,夸大事实以偏赅全,甚至无中生有,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晒黑”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分析,网络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另一个有效的#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渠道,有利于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起来,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晒黑”族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晒黑”最后容易演变成一场愤怒情绪的集体宣泄,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选自《人

5、民日报》2007年9月25日第11版,有删改)5.从原文看,下列对“晒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工资到股票,参“晒”内容繁多。说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单一的网民群体开始分化,出现了新“网客”。B.“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C.“晒”可以成为网民之间传递情感的渠道,许多在生活中不便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话题可以贴到网上和陌生人交流。D.晒客中的“晒黑”族,将社会中的“黑色现象”详细披露在网络上,以警醒网民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答案A解析A项“说明……出现了新‘网客’”在文中无

6、依据。B项是对“晒客”的定义;C项是对第五段内容的正确理解;D项是对“晒黑”的正确概括。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晒客借助网络而“晒”出来的隐私内容和真实故事,容易引起网友共鸣,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融合。B.“晒黑”内容丰富多彩,但要坚守道德和法律两条底线。同时,专家告诫网民要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C.“晒黑”族把力量单薄的个体汇聚成集群力量对抗侵权行为。这反映了“晒黑”族团结的力量。D.人们对“晒黑”族褒贬不一。这说明“晒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应具备最基本的自律意识。答案D解析A项,“隐私内容”和原文中的“可能需要遮掩的内容”不相

7、符;B项,“同时,专家告诫网民要就事论事,不意气用事”是无中生有;C项,应该是“反映了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晒客晒“私”,只要自己愿意,不去伤害别人,并且不违背法律,要“晒”什么,当然自己可以做主。B.晒客晒“公”,只要自担责任,也可以依法包容;但“晒”过头了,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法律纠纷。C.晒客晒“黑”,须慎重对待,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责任,也涉及隐私、机构形象和社会和谐等问题。D.晒客不能什么都“晒”,须对自己发布的信息负责。网民们应理智地对所“晒”信息进行客观分析。答案B解析“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法律纠

8、纷”是对晒“黑”后果的推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