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

ID:22605022

大小:70.6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0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_第1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_第2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_第3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_第4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治理研究摘要:农村公共服务就是以村庄范围内的居民为受益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村庄公共服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研宄目标是希望通过完善村民自治这种村级治理模式,提高村庄自我治理能力以达到村庄公共服务的充足供给和自主供给。关键词:村庄;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是一个相当大的范畴,涉及经济学、财政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等多门学科。其研宄的视角也非常多元,税费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创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笔者认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应区分宏观研究和

2、微观研宄:宏观研究侧重政策方面,而微观研究则包括村庄层次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宄具体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的供给机制、研宄村庄范围内公共服务供给与村级治理的关系等。当前涉及村级治理、村庄公共服务和村庄自我供给的研究较为稀少。而实际上,当前村民对村庄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程度和对村民自治的需求一样高,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村级治理有效提高村庄公益”问题的研宄,促进村级治理和村庄公益的良性互动发展。一、村庄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案例本次研究以甘肃地区的两个村庄为案例。A村位于兰州市郊区,是典型的富裕村,436户1552人,2014

3、年人均年收入7800元。村容村貌较好,拥有8000米的硬化路面,占地约2亩的休闲广场一个,配有健身设施。生产设施方面,有蔬菜大棚223栋(600亩),灌溉水利设施(22个深井、集雨工程、大型养水站等)。B村是一个居住分散的传统西北村落,555户1844人,劳动力不足1000人,80%在村里务农,农业收入占50%,牧业收入35%,打工收入占15%左右,2014年人均年收入4780元。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和占地费,资源性收入比重较低。村集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是道路、有线电视接入,其中依赖基层政府支持的比例较大。通过以上简

4、要描述可见,这两个村庄在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村庄治理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但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现实水平和可能水平)、治理特征、治理水平、自治水平等几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二、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方面的发现(一)村庄类型不同,公共服务的内涵也不同。在传统的农业村庄,公共服务主要表现为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和水电设施等,需求相对简单,供给障碍主要在资金方面;在城郊村等非农化的村庄,公共服务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表现为道路、规划、治安、公共卫生、排雨排污、集市建设、完善社区管理等类似城市社区的

5、需求特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供给障碍主要是管理水平和制度欠缺,资金问题则退而次之。(二)基层政府是村庄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资金供给者。从供给水平高的村庄的情况看,A村有一个威望高能力强的老支书,得到县乡甚至地区政府的垂青,争取到地级主要领导干部为该村的联系人,先后收到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达百万元。而B村就未得到过这些额外的支持,村庄发展处于管理缺位状态。当前各级政府对村庄建设的投入到底有多大?这些投入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村庄发展需求?这些问题还有待研宄,但可以肯定的是,村庄获得政府资助的机会是不均等的,这与政府作为主要资金供给者对

6、村庄的经济支持尚未形成制度化是有直接关系。(三)目前村庄自我服务的实际职能错位现象较为严重。应该由村庄自我承担的村庄道路、环境卫生、社区福利等公共服务村集体不能充足供给,而诸如义务教育、水利设施建设等村庄不能自主完成的事情大部分村庄勉为其难地承担着。当前大部分村庄最急需的公益事业是道路、小学和水利设施,而小学和水利设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畴,应属国家财政支持的范围,不属于村庄公益范畴。(四)村民对村庄公共服务的投入较少。村庄公益就是村庄能够自我供给、自我服务、村庄内部人受益的村庄范围内的公益项目,投入主体应该是全体村民

7、。然而调查表明,村民对村庄公益的投入很少,村民集资并为成为村庄公益建设的主要渠道,且村民投劳十分有限。相应的,村民对村庄公益的需求也很低,村干部和村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经济建设上,有意忽视对社区质量的要求。三、从公共服务的供给视角观察村庄治理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制度指向了村庄公共服务的供给。治理是公私各个主体就公共事务进行持续协调互动的一种过程。从法理上说,村民自治制度是符合现代治理理论的各种要求的。研宄发现,尽管社会各界轰轰烈烈地关注农村民主选举,但是村民和村干部更关注的还是村庄实际利益的实现,因此村民村干部都能意

8、识到村民自治和村庄公益的关系,并且用村庄公益的尺子衡量村干部的治理水平。对村庄治理满意的原因基本是因为村干部完成了哪项公益产品,而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村庄公益实现水平不高(另一个就是怀疑村干部贪污)。村民自治制度引进以来,A、B两个村庄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一些村庄公益项目,主要是道路、小学和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