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ID:22611440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_第1页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_第2页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_第3页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_第4页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研究前言如何正确处理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解决的重大0题。它关系到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能否实现;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反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首先是一个国家内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不仅代表了该国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而且也代表了该国民族的和国家的整体利益。150余年的国际共运史证明:只有在各国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利益得到彻底葬重的条件下,各国无产阶级才能抛弃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的和国家的成见,合理解决

2、各种矛盾和纠纷,从而实现国际无产阶级的真正团结与合作。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在他们的革命实践中都曾提出过实现各国无产阶级自觉和自愿合作的指导原则,对当时国际共运中一些有影响的大党所奉行的错误政策提出过切中要害的批评.150多年的国际共运史也证明:在世界上有号召力的,理论水平比较高,实践经验比较丰,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对别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国际共运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当前备受世界关注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继承革命领袖们的指导思想的荃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始与外国无产阶级政党和其他类型的党建立

3、新型的党际关系。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不仅倡导与其他国家的政党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而且亲身参与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实践.在党际交往中,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我党如何发展与外国各类型政党的友好关系,提出了许多箱辟的观点。正是在这些观点的荃础上,我党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全图弋表大会都对党际关系原则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别型党际关系思想.其核心就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葬,、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原则。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硕近二十余年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并已成为我党在新世纪继续开

4、展党际交往的行动指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①按照这个精神,本文试图从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理论、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四个方面,论述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理论的同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运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一、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派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的理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

5、领导集体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全面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理论.这些并不表明: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与生活在百多年前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丝毫的联系;也不表明:它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没有丝毫的联系:又不表明:它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党的对外工作的开拓者—毛泽东没有丝毫的联系。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从创建到发展的过程、无产阶级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党际关系原则确立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伟人们的先前实践和理论总结,便没有当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党际关系的新理论—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

6、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就是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是工人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全面勃兴的时代,也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创时期。在这段历史过程中,各国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的问题初皿端倪.马、恩在帮助各国无产阶级正确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同时,围绕粉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主题从下面三个方面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所应遵循的原则。主共-->1月版、1999年1月版。(2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7月版。前言7-8一、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理论8

7、-25(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际关系的重要原则8-131.独立自主8-102.相互平等和协商一致10-113.国际联合无固定模式11-13(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党际关系的主要观点13-201.独立自主13-162.坚持无产阶级国际联合16-183.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18-20(三)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的重要思想20-251.独立自主20-222.协商、团结与互利22-243.反对大党和大国沙文主义24-25二、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5-32(一)中共与苏共交往经验的反思25-291.“领导中心”和“领导党”的弊端26-272.“以苏共为首”的

8、教训27-283.意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