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

ID:2261314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_第1页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_第2页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_第3页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_第4页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夜雨中飘摇的黑玫瑰:繁漪是中国近当代文学当中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中的颜色描绘及其对爱情追求的本质两方面了解繁漪,并通过对繁漪和侍萍这两个人物的比较,解读对作品寄寓的感情和思想。  关键词:繁漪;形象;思想  :I206:A:1009-0118(2011)-06-00-02    一、繁漪性格与命运的铺垫与体现——黑色  首先,我们看繁漪的出场。繁漪“一望就知道是一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她通身是黑色……眼眶略微有点塌进”。[1]这些描写让我们知道繁漪是一个忧郁而深沉的

2、女人,并且也独具中国旧式美人的风采。可是,繁漪“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1],使她的性格逐渐走向极端,她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深郁的黑。色彩有着其独特的蕴意,如红色代表热烈、蓝色代表忧郁等,繁漪有一种特别的颜色铺垫着她的性格与命运,那就是黑色。黑,是死亡,是诱惑,也是控诉。  繁漪生活在一个像坟墓、监狱似的周公馆里十八年,不但被囚禁在以所谓爱的名义筑起的房屋之内,还被人认为“精神有点问题”。她对周萍产生的所谓感情,就是为了逃避环境所产生的一种需要。正如说:“有人会问,为什么她(繁漪)会爱这样一棵弱不禁风的草(周萍)?这只好问她的命

3、运,为什么她会落在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中?”[2]的确,长期没有真实的爱的生活,长期被人看作“疯子”的处境,使繁漪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越发阴暗。周公馆的长期折磨磨灭了她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委曲求全多年,“阴谋”一触即发的繁漪,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始终没有与之抗衡、改变命运的能力。“黑”的暗示,正是她悲剧收场的伏笔。  繁漪的悲剧一方面说明了“黑”的势力的强大,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黑暗中的一线光芒”。在时代的洪流中,尽管她的结局都如此地不幸,但反抗的怒火已经点燃,预示腐朽的社会必将被摧毁,这恰是这位女性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繁漪像带刺的黑玫瑰,划破黑暗的长空,划

4、伤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们,让我们嗅到暴雨来临之前的空气中压抑的气息,让我们看到黎明前必须要经历的黑夜,使我们更加强烈渴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好洗涤那个腐朽的社会,唤醒良知,迎接光明社会的到来。  二、繁漪的生活——在爱恨痛的漩涡中挣扎  繁漪作为一个处于封建礼教压迫下的悲惨妇女,她没有爱情的自由,只能被禁闭、被“供养”。她的命运是不幸的,生活是痛苦的。在封建礼教的家庭中,丈夫说的话就是生存法则,繁漪对周朴园,有着一种人身依附关系,繁漪不是周公馆的女主人,她仿佛是一个玩偶,在周朴园的淫威之下,饱受情感摧残。另外,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了女子必须恪守“三从四德”:“

5、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因此,繁漪的处境正是这样:对待爱情没有发言权,对待命运没有决定权。作为一个后母,把自己的所谓爱情的希望寄托在懦弱而迂腐的继子周萍身上,这种为世人所不齿,为传统所不容的乱伦恋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格外不幸的繁漪。  繁漪和继子周萍在“爱情交往”中的表现依然受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看到繁漪在和周萍相处的过程中始终表现得十分被动,繁漪只是需要周萍别抛弃她便可以了:“带我离开这儿,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热烈地)只要你不离开我。”[1]很显然,这是繁漪长期处于没人

6、疼爱的环境中所造成的苦果。尽管她在对抗周朴园专制的斗争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雷雨”的性格。但是,在“爱”的领域里,她显然还是一个愿意自贬人格去乞求“爱惜”的可怜女子,她只需要一个给她安慰的人,这个人能让她稍微平静,能暂时忘记这不幸不快的命运与生活,使她有勇气苟延残喘般地继续活下去。但是她在爱的陷阱里越踩越深,不能自拔。她以为和继子的乱伦的关系能反击周朴园给予她的无形且无情的精神枷锁,可以摆脱周朴园对前妻念念不忘的阴霾对她的笼罩,她希望通过这样一场伦理道德缺失的恋爱能显示自己独立特行、与众不同,使自己身心得到解放。繁漪的这种反抗是苍白无力,或者说是作茧自缚

7、,是她自己在给自己制做更多更大更痛苦的不幸。  在男权社会中妇女不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处于无权地位,繁漪的悲剧是必然的,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第一在家要获得男女平均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平等的势力。”[3]尽管繁漪的反抗以失败告终,但这位女性的形象仍旧是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三、《雷雨》的思想——光芒划亮夜空  《雷雨》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旧式的权贵家庭生活全景图。发生1919年的那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给中国旧式社会带来暴风雨般的洗刷,人民逐渐觉悟起来并要求民主,争取人权。在这个过程中,曹禺也逐渐认识了剥削阶级的罪恶,社会的

8、黑暗。于是他创作出了繁漪、侍萍等一系列形象,通过展现家庭冲突,揭示以封建道德维持的旧家庭、旧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