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

ID:22617374

大小: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0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_第1页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_第2页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_第3页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_第4页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合理性辨析:我国银行业与实体部门盈利水平的背离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广泛关注。本文在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利润的假设框架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收益界限的贷款利率具有合理性,而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储户收益界限的存款利率具有非合理性,即通货膨胀条件下,贷款利率随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及时调整,而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具有粘性,结果使银行的存贷利差加宽,是银行高利润的形成渊源。由此证明了银行高利润并非源于侵害实体经济利益、而是源于侵害居民储户利益的结论。  关键词:实体经济;银行利

2、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贷款利率;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F832.2:A:1007-2101(2018)02-0026-08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工业生产增加增长幅度持续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2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是7.9%,7.8%,7.3%和6.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速分别是10%,9.7%,8.3%和6.1%,呈现出连续下滑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速度分别是5.3%,12.2%,3.3%和-2.2%,表明当前我国规模

3、以上工业企业绩效明显下滑,且经济效率明显低下。而与此同时,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却始终居高不下,其利润总额增速虽与之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却始终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总的来说,银行业与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呈现比较显著的背离现象(见图1)。  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企业,其利润主要于实体经济,应该是工商企业收益的一部分。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背离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看法认为,银行高利润源于侵占实体经济的利益。很明显,对比实体经济的利润水平,中国近期银行业利润水平偏高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

4、是否是源于侵占实体经济利益?这需要从银行高利润的作具體的研究。  对于银行业的利润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很多。一般认为,银行利润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利息净收入、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其中,利息净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因此,对于银行利润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利率因素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中,Fabioetal.(2000)认为银行利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竞争程度,继而在方向上影响利润的取得[1]。Hancock(1985)的研究发现利率上升增加银行的利润[2],而Silverberg(1973)则认为利率

5、上升会减少银行的利润,增加风险[3]。与上述学者的观点相反,Flannery(1983)认为市场利率的变动能够引起银行收益和成本的变动,但其两者变动是同向的,所以不会对银行净利润产生太大影响[4]。StiglitzGreenily:微软雅黑,Helvetica;font-size:16px;"/>  上述文献中发现,学者们在论证利率与银行利润关系时,关注的主要是利率水平与存贷利差结构的变动对其的影响,而并没有从利润合理性的角度对这两个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诚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理念,银行也是企业,因而如果部分银行获取高额利润也无可非

6、议,或者取决于它们的垄断地位,或者体现了它们的竞争能力;如果银行业的整体绩效明显高于实体经济,且银行利润本来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行业之间利润分配的合理性问题了。陆岷峰、张惠(2012)指出当前我国金融资本分割实体利润的现象较为明显,应从机制上推进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利润挂钩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解决方法[6],但他们并未对金融行业如何分割实体利润做过多的分析与解释。因此,本文将从制度因素视角入手,对我国银行业高利润水平的形成机制进行具体研究,并分析其高利润的合理性及可持续性。  二、银行利润的决定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7、 据银监会历年年报统计数据,20122015年银行业利息收入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结构的比例分别为80.6%、78.9%、78.5%、76.3%①。可见,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中占据最大比例,是银行业利润的最重要。因此,我们将基于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通过银行存贷利差的供给和需求两方来构建理论模型,据以分析银行利润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从需求面,即银行存贷利差(E)的用途看,其数量界限应满足与提供非信贷金融服务收费(H)一起弥补成本费用消耗(C)和获得预期合理利润(F),有:  E=C+F-H(1)  从供给

8、面,即银行存贷利差的形成看,其数量界限应满足贷款利息收入(RL)和存款利息支出(RD)之差,有:  E=RL-RD(2)  由于不同期限存贷款的名义利率水平不同,实际贷款利息收入和存款利息支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