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

ID:2262819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_第1页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_第2页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_第3页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_第4页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银监会”能治银行业痼疾?

2、第1内容加载中... 对于设立“银监会”,业界早在2002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就已广泛论证过。许是今年中央金融工作会召开在即的原因,近来,有关设立“银监会”的可能性探讨再次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金融监管绩效和设立“银监会”,经济学家的观点一直有所差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些长期关注金融问题的经济学家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金融问题不全在金融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记者表示,自己的个人观点是极力反对设立“银监会”的。易宪容的理由

3、是,研究世界各国的金融发展史,可以看到,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事实能证明,设立银监会就把银行的问题给解决了。我国银行所产生的诸如不良贷款、资本金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三大类问题,不是靠设立一个银监会就能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的。有经济学家提出,把银行监管职能从央行里面分离出来可以防范银行内部风险、保证金融安全。易宪容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说,就中国的国情来看,银行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因为从一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走上一个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商业银行没有按照现代企业所要求的那样去作。这同时也涉及到政

4、府与银行关系的问题和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如果银行是金融企业,行长不是由组织部门、金融工委任命,而是由市场聘用,那么银行出现的问题有相对减少的可能。由于银行职员套用政府公务员制度,其激励机制也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如果干部任命制不改革,银行就无法形成一个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整个银行运作过程、体制就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就不会杜绝。可以说,多一个‘银监会’对银行根本性问题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则认为,针对新问题成立新机构可能是必要的,但解决问题并

5、不仅仅取决于设立一个新机构。还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探讨有效对策,包括新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问题,在这方面,几年前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汲取。  思想上不能崇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帆认为,设立“银监会”不是杜绝银行不良资产的决定性因素。杨帆说,发挥“银监会”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关键视中央对“银监会”赋予什么样的“监管执法权限”。应当明确“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同时归属于一个更高的国家经济安全协调部门。但在思想上不能崇洋。一方面,中国要参照国外金融机构监管的标准,诸如巴

6、塞尔协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如果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及方案,反而有可能造成银行较大的危机。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持赞同态度。他也认为,在中国设立“银监会”不能照搬国外的作法。他指出五点理由:一、监管的对象不同。国外的银行多是私人资本的银行,而我国多是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市场主体不同,监管的模式肯定也不能一样。二、像证监会设立初期的情形一样,银监会没有执法权。三、央行作为银行的监管部门,也未尝不可。人为的分开,增加的机构,不仅加大政府的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造成政府部门职能

7、交叉。  四、分业监管也是一大悬念。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务都是按照分业经营的原则进行的,但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并且国外多数国家都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如果现在进行分业监管,在就未来发展趋势来讲,也是一大悬念。五、国外的监管机构都是非政府组织,环境不同,监管的标准及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设立“银监会”应该慎重,不能太匆忙。银行风险的根源何在?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经济学家都提到这样的一个沉重的话题:银行风险到底出在什么地方?银行的风险与设立“银监会”是否有因果关系?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认

8、为,自国有商业银行组建以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商业化过程仍然不彻底。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现代金融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等方面都离市场、离现代金融企业相差太远。从行长的任命到机构的设置都没有体现出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储户服务的意识。如银行机构架构,从中央到县市,层层设机构,机构臃肿。与国外的银行设置大相径庭。记者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在北京的一些商业银行的行长,但进展并不顺利。许多行长表示,银监会是个新生事物,还要观望一段时间再说。而据记者在江浙一带与当地的人民银行接触过程中,也感受到

9、,一些人民银行地方分支机构确实在监管方面比较薄弱。如一些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对当地商业银行的稽核一是人手不够,二是手段有限,天天看商业银行的报表都看不过来,因此,对银行业务的监管就显得“十分苍白”。同时,作为商业银行来讲,他自己的总行也对下面的分支机构的放贷情况也不可能了解得那么仔细及具体。但这并不说明,有了“银监会”就能包办一切。如假设设立了“银监会”并不能解决地方政府干预银行放贷的行为。就此易宪容举了一个例子:在青海省一个地方,当地政府曾经向当地商业银行极力推荐一家企业,希望该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