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

ID:2263032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_第1页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_第2页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_第3页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_第4页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延麟具疏让道周,不许。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廷麟言:“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色。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无何,象升战死贾庄。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

2、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初,张若麒、沈迅官刑曹,谋改兵部,御史涂必泓沮之。必泓,廷麟同里也。两人疑疏出廷麟指,因与嗣昌比而构廷麟。会廷麟报军中曲折,嗣昌拟旨责以欺罔。事平,贬廷麟秩,调之外。黄道周狱起,词连廷麟,当逮。未至而道周已释,言者多荐廷麟。十六年秋,复授职方主事,未赴,都城失守,廷麟恸哭,募兵勤王。福王立,用御史祁彪佳荐,召为左庶子,辞不就。宗室朱统翷诬劾廷麟召健儿有不轨谋,以姜曰广为内应。王不问,而廷麟所募兵亦散。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刘同升国子祭酒。同升自雩都至赣,与廷麟谋大举。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九月,大兵屯泰和

3、,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战败,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延麟具疏让道周,不许让:责备B.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画:谋划C.御史涂必泓沮之沮:阻

4、止D.事平,贬廷麟秩秩:官阶品第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杨廷麟为人磊落、忠心为国的一组是(3分)①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②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③都城失守,廷麟恸哭,募兵勤王④用御史祁彪佳荐,召为左庶子,辞不就⑤王不问,而廷麟所募兵亦散⑥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④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崇祯皇帝向杨廷麟征询保举和考试选举哪一个更能得到人才的时候,杨廷麟直言进谏,皇帝听了也为之动容。B.受黄道周一案的牵连,杨廷麟也应当被追究,抓捕他的人还没来,黄道周已被释放了,但

5、还是有很多人对他进行了诋毁。C.朱统翷上书诬陷廷麟征招一批勇猛的青年,想以姜曰广作为内应,图谋不轨,福王却未加追究。D.顺治二年,杨廷麟到江西,与巡抚李永茂一起在绅士中募集军饷。九月,明军副将徐必达战败,而杨廷麟却和刘同升乘虚收复了吉安、临江。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3分)(2)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3分)(3)因与嗣昌比而构廷麟。(3分)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9.A(让:辞让,推让)10.B(①表现其“勤学嗜古”的。④

6、这里的“辞不就”不能说明其磊落。⑤“廷麟所募兵亦散”是不得已。)11.B(“言者多荐廷麟”是说“朝廷中还有很多人上书推荐他”。)12.(1)(3分)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重点词语“是”“得”)(2)(3分)嗣昌料定廷麟也死掉了,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重点词语“意”“怿”)(3)(3分)于是就和嗣昌勾结起来一块诬陷廷麟。(重点词语“比”“构”)杨廷麟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酷爱古典,在翰林院中很有名望,跟黄道周友好。十年冬天,皇太

7、子即将外就藩封,朝廷拟让廷麟充任讲官兼经筵直讲。廷麟撰写了一篇奏疏推让道周,崇祯皇帝不允许。第二年二月,崇祯皇帝在经筵上问保举跟考选哪一样更能取得理想的人才。廷麟说:“保举应对保举者严格要求,像唐世济、王维章是由温体仁、王应熊推荐的,现在他们俩都倒台了,可是对保举他们的人却不加追究。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脸色都变了。这年冬天,京师戒严。当时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见主张议和,希望能借机消除外患,可是廷麟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