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

ID:2263044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_第1页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_第2页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_第3页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_第4页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中西“体用”之争》阅读答案中西“体用”之争杨金海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西化”与“中化”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中体西用”论,有“西体中用”论,有“综合创新”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之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所谓“中体西用”,就是说中国社会在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中,要生存发展,就要以中国传统的文明体系,包括社会制度、伦理纲常、思想体系为主体,以西方的文明成果,主要是器物文化为辅助,拿来为我所用。“中体西用”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一种思维方式,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有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有

2、一定的进步性,但它总体上看是一种落后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洪流所淘汰。“西体中用”主张从根本上学习西方,这种思想,特别是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思想,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出现。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不仅是”西体中用”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西体中用”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是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或曰“全盘西化”,有着彻底的革命性,但它又是近现代中国人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地学习西方的历史写真,是一种不成熟的思维和接受方式。“西体中用”思想在

3、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标志着中国人在对待西方文化方面开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表层接受变为深层接受。然而,“西体中用”的历史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它过分强调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下,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东西反掉了;另一方面,它过分强调全面学习外来文化,在拿来主义的支配下,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教条主义开始出现。这两种极端倾向,对后来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革命时代“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改革以来“全盘西化”思潮的出现,都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反映。“综合创新”论

4、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其本质是要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现当代优秀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并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创造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新模式的第一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西方

5、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这条新道路在古今中外都没有过。在经济上,它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引进市场机制,使经济运行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发挥作用;在政治上,它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和人民民主,克服了一党专制和多党竞争的弊病,保持了社会政局稳定和人民民主有序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又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模式”是有生命力的。它不仅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飞#from本文来自

6、学优网.gkstk.end#猛进的成果,而且为世界社会特别是转型国家推进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因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人民论坛》2011年第38期,有删节)1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中、西“体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体西用”是封建社会晚期中国人被动学习西方的心理写照,是被动接受也是浅层接受,总体上看是一种落后的理念。B.“西体中用”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有着彻底的革命性,代表人物有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和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他们不仅是“西体中用”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C.“中体西用”

7、不从根本上反封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洪流所淘汰。D.“西体中用”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但对后来中国社会发展也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直至改革以来都还有人宣传“全盘西化”。13.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综合创新”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综合创新”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出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B.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综合创新”

8、论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C.“综合创新”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