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

ID:2263804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_第1页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_第2页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_第3页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_第4页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参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深化教学改革,转换课堂教学模式,已是时代的要求,倡导以主动学习、共同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结合当前形势,根据我校实际,特提出如下教学模式供课改组参考:一、基本模式合作设计、目标呈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反馈、竞争评价1.合作设计、目标呈现合作设计即对课改班级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分A、B、C三类)将全班学生分为6-10个小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

2、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特征、能力差异、相互关系等方面合理调配,突出组内异质(各类学生均匀分布)。同时注意各小组间的平衡,保证组间同质(各类人数相同)。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又确保组间竞争公平。根据学生自愿,小组间可以不定期交换组员,确保每个组员及小组的积极性。目标呈现即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安排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课改初期可以以教师列出问题、习题的形式出现。学习的问题、习题应根据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教材特点、学习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呈现。开始,应从小处着手,定小一点、易一点、浅一点,待有一定基础以后再定大一点、难一点、深一点。课改成熟

3、后,可让学生根据学习的模式及经验,自行确定,组间可互提问题。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即学生根据问题、习题进行探究,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合作交流指各小组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心得,使学生在生生交流、课堂互动、分工合作的和谐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目的的学习活动。3.展示反馈、竞争评价展示就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反馈就是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就是各小组的将合作学习的结果反馈出来,辩论课题

4、、阐述观点、回答问题、解答习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话,学生们不断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看法、思想情感体验,大胆发言,敢想敢说,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观点。竞争就是教师根据课堂目标要求,把每个问题,在举手的小组中点将上台回答,答对给小组加1分,答错减0.5分,例题和习题也采用小组合作、分类抢答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成绩类别由低到高点名,适当注意各组间的平衡。评价就是每节课按照得分,确定名次。最低积1分,依次递增。各班每周小结,评出优胜学习小组,授予流动红旗。每月汇总一次,评出前三名,授予金星组、银星组、铜星组称号。学校每半期评比一次,发

5、给奖状、奖章及奖品。二、建议与要求1.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去讨论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2.抓住课堂特征。教师在吃透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小黑板),充实课堂教学容量,从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点出发,讲究课堂教学的层进性、探究性,注重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提高性练习的有机结合。3.注重学法指导。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探讨如何实施举一反三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搜集

6、信息和处理信息,收集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使学习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只是听讲与做习题,要学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4.优化学习组合。学生分组,既要兼顾以上原则,还要适当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相投、性格相似、互补的分在同组,曾同桌、同座的分在同组,思想、学习、生活得到互相帮助的分在同组,便于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5.引进柔性管理。是指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施加潜在影响,把教师的意志变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要解除传统课堂教学常规对学生过多的束缚,该紧时紧,该松时松。

7、少些军训架势,多些民主互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6.运用激励机制。要注意适时调整小组人员,合理运用竞争机制,要让每个小组都能评优、获奖。要兼顾学生的差别,根据基础,设制不同目标,消除差异的负面因素,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有机会表演、有机会成功,让人人享受成功的喜悦。要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从积极方面加以肯定。7.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及时反思、优化提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课程改革越来越迫切,唯有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才能摸索出符合校情、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