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ID:22643436

大小:8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erecinLab系统在□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丙医结合医院口腔科江苏南京210014摘要:目的:评价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方法:将26例患者应用Cerecinlab系统经行全瓷冠桥修复,并在一周、一个月、半年、一年时,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和改良的CDA/Ryge标准对修复体进行复查。结果:一年后所检查的修复体各项指标均达到了B类标准,其中达A类的边缘适合性为84.0%,外形为96.0%,表面质地为96.0%,颜色卯配为80.0%,边缘着色为92.0%。

2、结论:CerecinLab系统在口腔修复中还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CAD/CAM;口腔修复;全冠修复;全瓷冠自1972年实时自适应控制优化设计系统出现以来,CAD/CAM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CAD/CAM技术给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独立设计和制作修复体的方法。在众多CAD/CAM系统中,Cerec系统是世界上销售数量最多,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操作最简便的系统。我科室近年来一直与雅美,应用Cerecinlab系统开展了部分临床病例,并一直保持着随访记录,但并未将该技术实质性地推广应用。1资料和

3、方法1.1病例选择所选26名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木院修复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0名,女性16名。年龄最小23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4岁。所有的患者均为全瓷冠桥修复的适应证。26名患者共制作修复体26件,其中全瓷冠15件,全瓷桥11件。1.2操作方法1.2.1牙体预备牙体预备基木遵循全瓷修复体的预备原则,参数如下:唇、舌面均沿解剖外形均匀磨除1.2〜1.5mm的牙体。邻面沿切端或牙合面切割,使患牙与邻牙接触完全分离,并消除邻面倒凹,位避免切割邻牙的接触点。预备体两邻面轴壁向

4、切端会聚2〜5°。上前牙邻面消除倒凹并加约1.0mm肩台的宽度,磨除1.9〜2.3mm,下前牙邻面磨除1.7〜1.9mm。前牙切端应磨除1.5mm,并形成向舌侧倾斜45°的圆滑斜面,而下颂牙应预备成向唇侧倾斜的斜面。磨牙牙合面功能尖应磨除1.5〜2.0mm,非功能尖为1.2〜1.5mm。牙颈部的唇、邻、舌面磨成90°的肩台,其肩台宽度为1.0mm,各部连续一致,其高度一•般平齐龈缘或飯缘稍下(<2mm)。1.2.2比色和印模的采集参照邻牙或者对称同名牙齿,用Vital6色比色板

5、进行比色。取模前牙龈线排龈,采用硅橡胶取模,为了满足激光扫描的要求,使模型表面获得良好的光洁度,复制模型必须使用专用的石膏进行灌制。模型通过非接触式的激光扫描,生成一个三维虚拟的模型并传至计算机显示器上。1.2.3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在光学模型上画出邻牙边界线和基牙的底边线,系统自动设计出修复体的外形,根据需要修改数据库给出的设计(如邻接触点的位置、高度;牙尖的高度和位置;最大周围径等),得到符合患者个体条件的修复体外形。设计完毕后,系统给出所需瓷块的大小,选择合适大小和颜色的瓷块固定在加工座上,系统自动加工

6、出修复体基底冠,然后采用In-ceram技术进行玻璃渗透,形成强度和韧性较高的氧化铝(或氧化锆)玻璃复合体底冠,最后用ALPHA饰瓷恢复修复体的外形与美观。1.2.4修复体完成修复体制作完成后进行修整形态、U内试戴。美观要求高的患者可以进行外染色和上釉,然后粘结。然后严格按照全瓷修复体的粘结过程进行粘结。1.3复查和随访患者在一周、一个月、半年、一年吋,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表1)和改良的CDA/Ryge标准(表2)对修复体进行复查。2结果全冠修复体修复后不同时间各项临床指标的评价结果见(表3)和(表4

7、)。一年后所检查的修复体各项指标均达到了B类标准,其中达A类的边缘适合性为84.0%,外形为96.0%,表面质地为96.0%,颜色匹配为80.0%,边缘着色为92.0%。其中冇1例在使用二个月后崩瓷破裂,修复失败,发现其咬合过紧,建议患者改做金属烤瓷桥。3讨论CAD/CAM系统原理是利用光电原理将牙体预备的三维形态以光电采集工作端采集信息,形成“光学印模”,再将光学信息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三维立体图像即光学“工作模”[1】。然后在图像上确定修复体的雏形。经仔细修改后形成计算机蜡型。最后计算机把这些

8、信息作为控制参数输入一台微型自动机床,将可切削陶瓷削成修复体的形状。1980年,苏黎士大学的WeinerH.Mormann教授首先产生了研发可以一次加工完成美学修复体的椅旁修复系统的想法,并开始研发;五年后,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CAD/CAM加工系统,并命名为Cerec(Chair-sideEconomicReconstructionofEstheticCeramic),h=d吋利用该系统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