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

ID:2267154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_第1页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_第2页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_第3页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_第4页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阴转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阴转作用-->①拉米夫定(lamivudine)商品名贺普丁,其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肯定疗效[1~3]。近年来,研究发现HBV除对肝细胞具有高度亲和性外,还可侵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这不仅是HBV肝外感染的证据,而且HBV可通过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而限制机体抗病毒免疫[4,5],使病灶迁延反复,是导致乙肝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关拉米夫定对血清中HBV-DNA疗效的报道较多,对PBMC内HBV-DNA的疗效尚未见报道。为了解拉米夫定对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转阴效果,本研究选择81例血清及

2、PBMC内HBV-DNA(+)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0年1月至2001年9月我院教学医院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乙肝患者81例,其中男48例,女33例,年龄18~52岁,平均35.3岁。临床诊断参照200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6]。入选患者均有半年以上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史,PBMC及血清内HBV-DNA(+),筛选前3个月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在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下。排除标准:血清HCV、HDV、HIV阳性,有失代偿性肝病、骨髓抑制患者,有明

3、显的心、脑、肾、神经、精神病和不稳定糖尿病患者,有酗酒和吸毒史,试验前30d至6个月内服用过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有受孕可能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治疗前HBV-DNA含量、ALT、AST及ALT/AST均无显著性差异。拉米夫定组47例,常规治疗组34例。前者予拉米夫定(英国Glaxog/d,顿服,12周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后者予门冬氨酸、VitC等常规保肝护肝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查PBMC和血清内HBV-DNA,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

4、、HBcAb。1.3试剂HBV-DNA的检测本论文出自试剂盒购自山东潍坊3V技术公司,批号:000120,000505,000410;HBV-DNA诊断试剂购自上海中亚基因研究所,批号:000210,010325;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上海试剂二厂,批号:990912。1.4仪器Spectra-Ⅰ型酶标分析仪(美国产);MDF-135型CO2培养箱(日本产);Hema8000型DNA扩增仪(珠海黑马公司生产)。1.5HBV-DNA检测血清中HBV-DNA检测参照试剂说明书进行;PBMC内HBV-DNA检测先进行PBMC的分离,具体为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

5、离PBMC,用Hank液洗涤2次,以1640完全培养液配成(1~3)×106/ml细胞悬液备检。每次HBV-DNA检测各设1孔阴性、阳性和空白对照。PCR参数为预变性94℃300s,然后依次94℃30s,55℃30s、72℃30s、35次循环,最终72℃保温延伸300s。扩增产物置含有EB的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20min,紫外透射仪下观察结果,出现与阳性对照在同一水平位置呈红橙色荧光带者判为阳性。1.6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2结果采用拉米夫定对81例PBMC内HBV-DNA阳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证实其可使部分患者PBMC和血清内

6、HBV-DNA阴转,且阴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具体见表1。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血清转氨酶水平降低,且低于常规治疗组,具体见表2。3讨论抑制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DNA增殖是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采用不同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观察。1997年Lampertico等[7]采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发现其可使30%~50%病例的HBV-DNA转阴,但停药后大都复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拉米夫定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效无毒、口服方便的新型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其进入体内后磷酸化为三磷酸拉米夫定,作用于HBV聚合酶反转录活性区YMDD(酪氨酸、蛋氨酸、

7、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基序,抑制HBV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基因组RNA反转录为负链DNA,阻断新合成HBV-DNA的链化,限制HBV的复制[8]。HBV-DNA含量是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拉米夫定对PBMC内和血清中的HBV-DNA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阴转率均逐渐增高,提示拉米夫定对HBV-DNA有肯定和稳定的阴转作用。有18例患者经36周拉米夫定治疗后,PBMC内仍有HBV-DNA存在,可能的原因是:(1)体内HBV在拉米夫定的作用下发生变异(如Y

8、MDD变异),变异的病毒株一方面对拉米夫本论文出自定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其致病性、复制能力有不同程度下降,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