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

ID:22672213

大小:5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_第1页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_第2页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_第3页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_第4页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究【摘要】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差异导致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课堂式教学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水平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有利于使各个层面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本文分别研究了各种分层教育方式。【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引言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大体上是严格按照科学的体系展开的,不大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这样的内容虽然便于教师教给学生成套的数学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伹学生的参与是被动的。为学生营造真实的问题情景,选取有真实背景的题材,让数学和

2、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使数学学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分层教学更好地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一律化教学的弊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分层教育。二、如何实现分层教育1.对全体学生综合水平进行分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主动性、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将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层面。A层面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B层面学生,基础知识中等,思维水平较好。C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水平一般。分

3、层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拥有信心、充满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测试与考核,重新调整各层次的学生。这样A层面学生感觉光荣的同时,而又时刻都会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可能会落入其他两个层面而继续努力,B层和C层的学生,以上一层学生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使各层面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但是,分层后会C层面学生可能产生自卑情绪,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耐心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分层讲学的优势以及益处,让学生和家长消除顾虑。2.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课堂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达标、中级

4、、高级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目标维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0标。例如,在教授“倍角公式”时,应要求A层面学生会推导公式,可以在具体的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B层面学生,则要求他们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从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公式。要求C层面学生除牢记公式外,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1.对教师备课内容进行分层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A层面学生,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较高水平的要求,除了完成课本上规定的习题外,适量选择一些数学竞赛方面的书籍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要求学生对习题类型进行总结,写出解题心得,通过总结深入学习。对B层面学生,在巩固数学

5、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努力使一部分B层学生有可能向A层面学生转化。对于C层面学生,主要在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教师精心细致的辅导,结合大量基础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使一部分C层学生逐渐向B层学生向转化。1.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施教,A层面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并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则采用引导的方式,挖掘A层学生的发散思维;B层面学生以自学加教师适当点拨为主要方法学习;C层面学生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讲解一道类型题,之后让学生做类似的题型进行实践练习,可使

6、学生快速掌握该题型。对于C层面学生,教师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其主动学习,或由A层面学生帮助其学习,让C层面学生通过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指导来巩固知识。最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层教学方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2.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对不同层面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于C层面的学生,评价应该以对他们的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对于A、B层次的学生,首先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掌握尺度,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避免学生骄傲自满。总之,分层教学弥补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学习分层

7、教学精髓,针对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就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与分层教学的优势,从而更好的为新时期的初中教育服务。参考文献:[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实施办法、策略研究”之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GS[2013]GHB0246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