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ID:2268575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_第1页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_第2页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_第3页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_第4页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移动D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分析杭州市肿瘤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310002作者简介:赵江,出生年月:1984.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杭州学历:木科职称:技师研宄方向/主要从事/从事……工作:医学影像技术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移动DR在临床使用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床边片共计300例,DR、CR各150例,对图片进行图像质量、曝光条件、曝光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移动DR的图像优良率、摄片时间、曝光剂量均优于移动CR,结果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移动DR已经可以取代移动CR为临床

2、服务,且将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关键词:移动DR;床边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16-01AnalysisofadvantagesofmobileDRinclinicalapplicationZHAOJiang(HangzhouTumorHospital,Hangzhou310002)Abstract:Objective:ComparativeanalysisofadvantagesofmobileDRinclini

3、calapplication.Materialsand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ourhospital2014-2015inthebedsideofatotalof300cases,DR,CReach150cases.Imagequality,exposureconditions,exposuretime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MobileDRimagequalityrate,filmtime,exposuredosearebettert

4、hanthemobileCR,Resultswithstatisticaldifference.Conclusion:MobileDRhasbeenabletoreplacethemobileCRforclinicalservices,andtherewillbeawiderrangeofuses.Keyword:MobileDR;Bedsideradiography;Computedradiography(CR)床边X线摄影主要为急危重、术后患者、复合性外伤、骨折牵引等不能活动者提供了及时方便的影像资料[

5、1]。随着医院网络化建设的日渐完善,移动DR开始普及,那么其相较于过去的移动CR系统在实际应用当中究竟会有哪些优势。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2014年新进岛津MUX-2000型移动式DR在实际使用中的技术优势进行比较分析。1一般材料1.1患者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4-2015年CR、DR床边片各150份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50〜88岁,平均(57.6±12.1)岁。DR组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55〜88岁,平均(62.3±5.3)岁。CR组男性70例,女性80例,年龄50〜8

6、0岁,平均(63.1±5.2)岁。两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有比较价值。图像均为胸部正位片和骨盆正位片。1.2设备与器材CR:采用AGFAIP成像板及与其配套的扫描成像系统,床边X线机为东芝IME—100L型移动式X线机;DR:床边机为岛津MUX—2000型移动式DR及佳能CXDI-70C型平板探测器:像素间距125μm,奋效成像范围350x426mm,可再现高分辨率(约950万像素)的数码图像,内置无线传输模块。M络:以医用M络传输协议(DICOM)接入医院管理

7、信息系统(HIS系统)实现无线传输。2方法2.1DR:启动电源开机,确保移动型DR操作界面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正常,同吋打开平板探测器(FPD)电源,在DR主机操作界面上可查看FPD、主机电量是否充足。点开工作列表(Worklist)接受并核对病人信息,结合拍摄部位及患者体位将FPD合理摆放好,调节合适的照射野,设置曝光条件:65-78KV,3.0〜12mA,也可根据患者体型、部位选择自动曝光(AEC),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倾向于手动调节曝光条件,曝光结束后FPD可直接重复使用。CR:需先接通电源对机器电容充电

8、,核对病人信息,结合拍摄体位将未曝光的IP板放置好,设置曝光条件:66~80Kv,8.0〜20mA,曝光结束后IP板需作标记,不可重复使用。在曝光前需让相关人员离开球管5米以上,对于行动不便者要以铅衣遮盖防护。比较两组摄片吋间(从开始曝光到图像上传至医生阅片工作站的吋间)、操作流程和曝光剂量。2..2图像评价方法:按照评片标准[2],请科室内具备多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技师各一名,按双盲法对影像清晰度、位置、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